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岳霖、林徽因试婚之说不像学术论文像花边新闻

(2013-12-04 07:54:58)
分类: 随笔
金岳霖、林徽因试婚之说不像学术论文像花边新闻
金岳霖、林徽因试婚之说不像学术论文像花边新闻
      刚刚看到属名为“短笛”的一篇名为《试婚、多情、三人同住:史料背后的林徽因》发表在某网站上。据说这位短先生是历史系的教授。说法新奇倒是新奇,可是,细看论证过程,却看不到翔实的证据。请大家看—— 

      关于金岳霖的闯入,梁思成若干年后是这样描述的:

     “可能是在1932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方在天平上衡量……过几天徽因告诉我说:她把我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据林洙:《梁思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P263-264。)

      按梁思成所转述的林徽因的说法,林最后之所以没有离开梁,是因为金岳霖的主动退出。这个解释其实很可疑。金岳霖信奉“试婚制”,自20年代以来,曾长期与一位名叫Taylor(中文名秦丽莲)的美国女友保持同居关系;另据何炳棣讲,二人还育有一女。

       了解到金岳霖对“试婚制”的忠实信仰,自然也就不难看出,此后十余年,从北京到昆明,从昆明回北京,何以金岳霖始终如附骨之蛆,长期坚持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住在一起——在金岳霖的哲学里,这种如影随形,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试婚”体验。除了肉体上的夫妻生活,金岳霖已渗透到了林徽因生活的各个角落。除了卧室,梁家的客厅、餐厅乃至婴儿间,金岳霖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不是变相的“试婚制”,又是什么呢?

金岳霖“连婚姻都不相信”,才是林徽因最终只能留在梁家,做“太太的客厅”的女主人的关键原因。林徽因在1955年去世,金岳霖针对林徽因的变相“试婚制”走到尽头……

     如上论述看起来很像样子,但却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证据。

    比如金岳霖信奉“试婚制”这一说法从何而来?至少没有注明。在信奉“试婚制”这样模糊的前提下,作者进一步论述说“了解到金岳霖对‘试婚制’的忠实信仰,自然也就不难看出,此后十余年,从北京到昆明,从昆明回北京,何以金岳霖始终如附骨之蛆,长期坚持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住在一起——在金岳霖的哲学里,这种如影随形,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试婚’体验。除了肉体上的夫妻生活,金岳霖已渗透到了林徽因生活的各个角落。除了卧室,梁家的客厅、餐厅乃至婴儿间,金岳霖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不是变相的‘试婚制’,又是什么呢?

这一段中心论述,武断的地方特别多,好像领导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这么定了!”但学术研究不是领导讲话。

什么“自然也就不能看出”?我看是很不自然,是很难看出。“长期坚持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住在一起”这句话倒是有了可读性,倒是可以吸引闲汉们,可是,能告诉我们他们三人到底是如何住在一起的吗?“这种如影随形,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试婚’体验。”这句话从何说起,试婚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和样式?“除了肉体上的夫妻生活,金岳霖已渗透到了林徽因生活的各个角落。除了卧室,梁家的客厅、餐厅乃至婴儿间,金岳霖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不是变相的‘试婚制’,又是什么呢?”这些场景有当时的记录吗?作者在场吗?如果不是,那么,究竟是靠什么还的原?况且即便真的是这样,那么就一定是“变相的试婚制”吗?更何况“金岳霖始终如附骨之蛆”有辱骂之嫌,根本不是学术语言。《试婚、多情、三人同住:史料背后的林徽因》这样的论文标题,看起来也不像学术论文标题,而更像小报上的花边新闻标题。但这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证据。

关于金岳霖、林徽因之间,我喜欢另外一番描述——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素。” 而“试婚”“多情”“三人同住”根本不是形而上的东西,根不是体面的东西。即使确有真凭实据,但拿到台面上来当学术做,也难以逃掉“拆烂污”的嫌疑。我还是那句话,尊重个人隐私,任何人的内裤,包括名人的内裤,都不可以拿出来挂在自家的门前当旗帜或者酒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