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会不会因为昨天《新京报》的一篇《北京闹市“鬼楼”将修缮 曾传言军官太太上吊闹鬼》而停止多年的闹鬼呢?
《新京报》昨天说,近年来,网络上盛传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的两座废弃古建筑“闹鬼”。虽有多家媒体对此辟谣,但“鬼楼”传言不绝于耳,以此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亦不断出现。近日,新京报记者两度探访“朝内81号院”,并未发现异常情况。其产权单位,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北京教区相关负责人亦证实,网络传言系谣传,不存在“鬼楼”。81号院占地约半个足球场大小,停有三十多辆汽车。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三层西洋式建筑。两座建筑主体完好,但窗户已经破损,墙皮也有大面积脱落。没有灯光,加上绿植覆盖的楼梯,就像鬼片的场景,总体给人一种阴森感。东楼建筑大门向西,大门玻璃上喷涂着一个“鬼”字。进入楼内,可明显感到木质地板已受潮发软,地板上散落着碎玻璃碴、木板、塑料袋。借着手电的亮光,可见楼内空无一物,柱子和墙壁多处被人用红色喷漆涂鸦,涂鸦内容有简单的“死”字,“楼内真的有鬼”等。地下室入口处阶梯已经破损。进入地下室,可闻到强烈的霉味,地下室格局和一层相同,堆放着一些垃圾。二楼涂鸦更多,除此以外无其他异常。28日晚11点,两位市民进入81号院。他们称小时候就听说过“曾有军官太太在东楼内上吊”的传言,也多次探访过“鬼楼”,但什么也没发现。81号院门卫称,常有年轻人深夜来探险,也有电视台、摄制组来81号院拍摄、取景。“我在网上看过传言,可能就是探险的人越多,大家越觉得神秘,但里面真的什么都没有。”附近居民称,“有些探险者进去后就发出怪声,来吓唬同伴。”这两座楼是1910年所建,原本是美国天主教会所建,作为培训传教士中文和提供休息的华北协和话语学校。1930年后改名为加利福尼亚学院,开始招生。解放后,为民政局的办公楼。1995年后,政府将其交还给天主教会。由于资金问题,这两座楼一直闲置。2005年左右,许多热衷于城市探险的年轻人来此处探险。他们将自己的经历经过夸张和想象,臆造出“81号院闹鬼”的传言,一些文学、影视作品出现也会让人们信以为真,其实这都是谣传。网上“曾有民国军官太太在东楼自杀”传言是否属实?据天主教爱国委员会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东楼只在解放前被一个比利时老太太作私宅用,并无民国军官在此居住。因此,“自杀”也是谣言。昨日中午12时,记者再访“鬼楼”。虽邻近繁华的朝内大街,但院内却异常安静。与夜晚相比,白天的东西两楼并无诡异气氛。从外部观察,仅仅是两座废弃的古老建筑。
这就是北京81号院的全部鬼故事。非常简单,简单到无鬼的程度,一丁点鬼也没有,一丁丁点鬼也没有。你个鬼样子,搞的什么破鬼?然而,却是在北京,却是在北京的闹市,却是“年轻人”却是文学家、“电视台”却是“摄制组”,却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一些人,造出了鬼。没有鬼,为什么非要说有鬼?那些不绝于耳传播“鬼楼”谣言的,那些以此为题材使文学、影视作品不断出现的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那么,具体谁是北京81号院“鬼楼”的推手?
我多次说过,我一向憎恶文化人的捣鬼作恶。现在,北京这鬼楼还要麻烦我再说一遍。
北京81号院“鬼楼”的推手,就是这样一些文化鬼。
探险的“年轻人”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多少应有些文化吧?拍影视作品的更不要说了。学生们大惊小怪搞怪也不去怪了,偏偏竟又有“电视台”和“摄制组”甚至竟然还弄出了影视作品去换了钱,这也许正是鬼心思所在吧?
平常的一个院子一座楼,就这样被变戏法一样变成了鬼楼。就是这样的鬼神莫测,那些鬼东西,一会儿这样说,一会那样说,天天学刘谦,把把出“老千”正如昨天新闻吐槽哥所吐——“我是新闻哥,晚间吐一嘈。教授称拿到《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手稿,结果居然是他自己写的!有些人,就觉得自己很聪明,把别人当傻子。”
文化界就是有这么一帮子鬼见天闹鬼。他们或亲自出马发表鬼话放造鬼出笼,或在幕后运筹帷幄出鬼点子,美其名曰“新闻策划”目的,都是要从孔方兄中间那个方方的眼儿钻进去并进一步钻探出更多的孔方。
文化人以其自身影响力,招摇撞骗,自是可恨。然而,可叹的是,竟会有那么多人闻风而动,形成鬼的啦啦队和傻瓜一样的赞助商。
那么,怎么办呢?
不妨这么办,在打鬼的同时,不忘打鬼的爹妈,比如,追问一下那些文学、影视作品都是谁做的?如何处理他们的闹鬼行为?同时,加强常识的学习和训练,火眼金睛并不需要到太上老君的炉子里去炼,如周有光先生所说,“回归常识即可”我这样说,你还不懂,那简括成秘诀一句如下——
凡是夸张的,特别是特别夸张的,就一定是心里有鬼并想造鬼牟利的鬼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