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建纳兰性德家庙他的香火何在?

(2013-09-20 12:09:20)
分类: 随笔
    复建纳兰性德家庙他的香火何在?
     《北京晨报》今日讯,位于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村的清代文学家、大词人纳兰性德的家庙东岳庙,将拆除与庙宇无关建筑,修整恢复庙宇本来面目。近日,纳兰纪念馆经过筹备也重新开馆,位于永泰庄村村委会内。
    这是好事。我愿天天看到这样的好事,建设性的。扒张必清家的别墅,一个也不留,建纳兰的家庙多多益善。
     纳兰性德出身显贵。
    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姓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
        这个家族不但对清代开功有重大贡献,而且,对清代乃至中国文学史有重大贡献。这就是,它诞生了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这项复建计划称,除重修古庙外,纪念纳兰性德的专题陈列馆—纳兰纪念馆于9月上旬重新开馆。纳兰纪念馆展示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文采、史评及纳兰世家、纳兰遗迹与上庄、纳兰文化等,讲述“一段纳兰事、半部大清史”的轶事。那么,关天纳兰性德的家世资料就特别珍贵了。
        纳兰性德的家世,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他孙子往上的世系是清楚的,孙子往下,就湮没不详了。多年来,人们一直说纳兰性德没有直系后人。原因是已经掌握的家谱资料,只是记到他的孙瞻岱那一辈。现往后,看不到了。
      博主现在将他仅有的世系公布,希望有大方之家能将纳兰后世情况接续下去。
       星恳达尔汉—席尔克明噶图—齐齐哈那—褚孔革—台坦柱—杨吉奴—金石台—尼雅哈—明珠—纳兰性德—福格、福尔森—瞻岱(福格子,副都统)……瞻岱曾任正黃旗參領,雍正十年(1732年)任正黃旗蒙古副都統。次年,調任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乾隆二年(1737年),任直隸提督、都督同知。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甘肅提督。乾隆五年(1740年)八月病故,謚恭勤。瞻岱娶妻舒魯穆祿氏,生有一子二女。長女許配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進士、翰林院編修鄂倫,次女則許配鑲黃旗生員哈賞阿。从这个简历上看不出他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但作为这个家族,按常理推断,不应该无后,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是不生男孩不罢休的。其多姨太太,也与多子的追求有关。 在这个家族的总谱中,博主发现瞻岱的下一代中有叫巴彦布的,也有叫纳丹珠的,还有叫达洪阿的,品级都不高,不知哪一位是他的儿子。这是乾隆九年的记载,以后就更不知道了。上世纪30年代初,张任政编篡《纳兰性德年谱》,曾专访纳兰家族后裔,他写道,“有名锟钰者,先生之后裔也,前数年卒。有子一,年甫壮,飘沦无室家。初依其族伯,族伯亦贫甚,不堪久依。今且执挽夫之役,贾劳力以自为活,短衣黧面,奔走于通衢间。"看来,纳兰性德是有后人的。这个家庙历经磨难能保持到今天,应该有他的直系后人的努力。
修复家庙,一部完整的家谱将是其中重要的章节。如果人们能在家庙中看到纳兰性德活生生的血脉,那么,发起思古之幽,就更直接一些更“零距离”一些。纳兰性德如有直系后人,那么请出来,大家认识一下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