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某某的剧本你看了吗?
我:还没有,我上午争取看完。我想他可能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一,人物性格不鲜明;塑人物太难。
朋友:还有呢?
我:二、情节之间掉环儿,也就是疏多密少。
朋友:你没看呀
我:我看了开头和结尾。三,第一点可能带来第三点,台词缺乏个性化。因为,我写作时遇到了这些问题,
朋友:看了开头和结尾就有这感觉?
我:四、个人情怀抑制不住地“出镜”
朋友:这个怎么讲?
我:我是说,主观的东西,个人喜好的东西可能出来。我是尽可能遵守一个原则,被人物驱使而不是驱使人物。
朋友:明白了。做到不易。
我:我不过是把人物一定要做的,落实成文字。而且,激情要真实,我发现我们这种人,写作的人,写起来,有时的感情,并不太真实。
朋友:为什么会这样?词不逮意?
我:因为感情小,或者说是,个人的感情渗了进去。红楼里有句话你记得吗?
朋友:说得好。红楼里的哪一句?
我:假凤泣虚凰。小知的情感,最不可信。
朋友:懂了,妙。也是意不逮词。
我:昨天莫言的话我非常赞同,要替人类想问题。此前,有人说过为人类写作。
朋友:是的,高度决定。
我:当你从浩荡江河中掬一捧水的时候,那与你日夜为之折磨的听泉是不一样的。
朋友:说的好
我:我是这样想的。关注总要大一些,其实,我不是有意关注,我是看得见,我也是没办法。我30岁以前,也曾风花雪月,但后来我放弃了。我不大喜欢了。
朋友:你的美文仍可风月
我:是的,我当年的功夫。
朋友:功夫深。
我:我看好多人的文章,古人的今人的,到现在我越来越排斥纯个人化的东西,经典好多是以个人面目出现的,但写的是大我,而非小我。
朋友:对的,某某的作品其实也大。
我:是的,他写得很好。他的人性美一直吸引我,那样不朽的光泽
朋友:也吸引我。
我:现在好的作家极少。
朋友:恶心的多。
我:有时想想,特别痛苦。
朋友:痛苦什么?
我:竟有那么多人日夜不停地书写垃圾。
朋友:没办法,这也是现实。
我:我承认这个现实,但我不喜欢这个现实。我相信,绝大数人也不会喜欢,就同不喜欢垃圾本身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