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墓主姓邱,早年和三个儿子在外开矿发家,在当地富甲一方。“邱家肯花这么大的成本打造墓地,肯定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当地一名村民介绍。
涟源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长陈有斌表示,该墓地未经任何手续报批,严重违反《国土法》和湖南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的规定,但迫于涉及当地民风民俗无法执法到位。连调查都很困难。人家在保护区修这么大一个墓,墓地里葬着父辈,你要求铲平,人家会拼命”
这就是新闻的基本内容了。
和京城最牛违建一样,人们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既然是叫“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那么,怎么会在里面出现一个“占地1.2亩”的“豪华私人墓地”?而且又是“墓地周围还大面积修建花坛、水泥围墙,800多平方米的墓地俨如‘城堡’”?这真与张必清的“空中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南北呼应,并且阴阳呼应。好像面积上,邱家输了张家200余平,邱家是800多平,张家则是10001多平。然而,终究还是旗鼓相当的。
那为什么呢?
“涟源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长陈有斌表示,该墓地未经任何手续报批,严重违反《国土法》和湖南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的规定,但迫于涉及当地民风民俗无法执法到位。连调查都很困难。人家在保护区修这么大一个墓,墓地里葬着父辈,你要求铲平,人家会拼命”
新闻虽简单,但答案早已开好了。“墓主姓邱,早年和三个儿子在外开矿发家,在当地富甲一方。”这个答案本来已经够圆满的了。好多问题的答案都在于被问的人是了谁?这个答案已回答了这个本来不大好回答的问题。是了谁,就不再是秘密。这本来已好极了。
可是,涟源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长陈有斌又给了一个补充。这个比较狠,属于狠喻。他讲的是,《国土法》等法干不过民风民俗。这听起来,生硬得无理。民风民俗真的那么威猛吗?连手持《国土法》的执法监察大队也不是对手?“连调查都很困难。”这个说法与北京海淀区城管说“张必清不给开门”是一样的样式。“人家要拚命”咱们就怕了?不能够吧,不至于吧?
如上答案,本已更圆满了,然而,当事人又补充了一下——
“记者了解到,邱家父母的巨型坟地所占的土地有裸岩地和耕地。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该墓地占用其他村民的土地都是邱家用高价永久性租用的。这一说法同样也得到了邱茂厷的证实,他说:‘我们自己肯定没有这么多的土地,修墓的时候也是从其他人那里花钱租了一些耕地。这土地存在到什么时候,我们就租到什么时候,没有期限。’当记者询问每亩土地的租金时,邱茂厷表示都是一些小钱,具体的不便透露。”
“这土地存在到什么时候,我们就租到什么时候,没有期限。是一些小钱,具体的不便透露……”这样的话听来并不像“民风民俗”,正经的“民风民俗”哪里会这么霸气?那么,这是什么?谁知道呢,但看起来,有点像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那么,这“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又是什么?嘘,别不懂事瞎乱提问,算了,我还是告诉你吧,他点的是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具体的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