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硕士做焊工是很明确的耻辱

(2013-08-02 12:57:21)
分类: 随笔

文学硕士做焊工是很明确的耻辱
       今天的《三湘都市报》发表题为《文学硕士迫于生计频转行 最终进技校学当焊工》的文章。“今年34岁的李强,拥有青岛大学文学硕士学历,曾在江苏一家报社做过记者,目前定居在青岛。7月30日,他读研期间的导师徐鹏绪教授带着他从青岛,乘坐近6个小时的大巴车来到莱芜技师学院报到。他即将在这里开始两年的焊工技术学习。”

     作者很无奈,在说了很多李强的不易后,又做了个小标题——“不做‘苍白领’,要做‘金蓝领’”

    文章说:“三年一晃而过,2008年毕业的李强再次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毕业之初,导师给他推荐了胶南一家房地产公司文案策划的工作。没多久,李强看到江苏一家报社招聘记者并报名参加,2008年9月份李强成为一名记者。‘当时我爱人的工作一直调动不了,考虑到家庭因素,我主动辞职离开了报社。’不到半年,李强又回到了青岛。但之后他的工作也一直稳定不下来,3年多的时间里李强又先后做过一家民办学院领导秘书、个体企业行政专员等工作。他越来越感觉自己不适合文秘、行政等白领工作,而且每个月三四千元的工资让结婚生子的他在青岛难以安居乐业。于是,他与导师徐鹏绪商量着要转行,跳出‘白领’这个让他感到苍白无力的工作圈。”

   是,文学硕士就这样变成了电焊工。既如此,何必当初还要读硕士?

    文学研究现在饱和了吗?不是的,中外文学业史上的空白多了,需要重新纠正的结论也很多,现今层出不穷的需要研究的文学现象也多了去了。舞台宽阔,前景远大,那为什么要去报社,要去学焊工?

    这很可能与文学研究成果被搞得几乎毫无价值有关。一个项目的研究,要花费好多时间和精力,然而,其成果发表在学术杂志上,也不过几十元钱的稿费,有时甚至不给,基至还要向作者索要版面费。即使是写成专著,也依然不能换得几多衣食,甚至不能出版,出版了不但不得稿费,可能还要被出版商勒索。纯学术纯文学的稿费标准,多年徘徊在千字不足百元的水平线上下,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文学硕士只好去搞电焊了。报道说得好,“迫于生计”

      而就在这两天,各大媒体都在呼吁“文化需敬畏,少一点‘速食主义’”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殉道式的“敬畏”,其结局很可能是为活命转行,如李强。

    如果一个社会的神职人员统统转业做了普通老百姓,那么,你说会怎么样呢?你说吧,你尽量往所谓积极的方面去说。

    无论把电焊工说得多么“金蓝领” 文学硕士“迫于生计”去做了,那也不是光荣,而只能是特别明确的耻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