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网上盛传“央视春晚面向社会招聘总导演,央视要开门办春晚,可忙坏了网友们,大量网友在微博后评论支招,有的说让全国各大卫视导演竞聘,谁主意好就让谁来导;有的说让电影导演来执导,什么张艺谋、冯小刚都榜上有名;更有的人说就让本山大叔来吧,一个人演一晚上也行啊!
6月21日晚,赵本山亮相长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快乐行文化下乡大篷车启动仪式。媒体见面会上,针对网友称让赵本山担任”的说法,赵本山回应称:我觉得我也当不来这个导演,春晚是一桌大餐,而我只不过是餐中的一盘菜。但他同时也表示,当人家很在意你的时候,你也不能不在意本身,如果是国家需要我,也没什么可推辞的。
网友的盛传和赵本山的回应,用句四川话来说,“太扯了!”用句东北话叫:“太扯哩哏楞了。”
怎么可能呢?绝不可能的。
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赵本山明年的春晚连表演都是上不去的,何况是导演?因为什么呢?因为文化要进步,因为央视要出息,因为春晚也应向着不满足“哈哈”的进步和出息的方向发展。赵本山所能给人们的,已经足够了,甚至已经超标了,再给,就要撑着了,就要撑死了。谁会甘心大年三十的晚上,以傻瓜的造型笑死在年夜饭的桌子上而成全娱乐至死的商业阴谋呢?而且竟是那样的笑?那样既不“乡村”也不“爱情”的笑,那样亵渎了乡村与爱情的笑,那样坚决不批评誓死不讽刺咬定黄色或准黄色不放松的笑。比如,小品中男人对女人说“前裂腺谁都有,你查你也有……”等。
问题是,谁造了“赵本山当春晚导演”这样的一个谣?造得那么来势凶凶,不可一世。而恰在谣言招谣过市的时候,赵本山不失时机地回应了。多说一句,赵本山本来可以置之不理的。而他偏偏理了。这就有点奇了怪了。
“我觉得我也当不来这个导演,春晚是一桌大餐,而我只不过是餐中的一盘菜。但他同时也表示,当人家很在意你的时候,你也不能不在意本身,如果是国家需要我,也没什么可推辞的。”
这番话,表面听来很谦虚,但不幸的是,他又说了“国家需要”3月6日,在回答《新京报》记者问时,他就说:“作为一个演员,当大家需要我(上春晚)的时候我是退不下来的,但最终也要看国家需不需要。”这回又满不客气地说了“国家需要”这就使本次回应除了多余外,又多了多情。
赵本山的这个多情,属于大看了自己而小瞧了国家。春晚对国家都不是必需的,你赵本山及赵氏艺术就会是国家必需的?那国家岂不是太小了吗,岂不是小到了拿赵本山当大瓣蒜的水平吗?NO,NO,NO,绝对的NO!
多余与多情对赵氏,本也不算什么。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扯上国家和国家需要,就过了,就过了多了。感觉上,好像把自己当辽宁号航母或者神十了。这怎么能行呢?这太不能行了。傍大并从而实现自大,也不是说不可以,现在文化界可以的东西很多,这也是进步。但是,大的比例总还是要多少考虑一些的。这种大到拽着国家的衣襟要糖吃的样子,虽是撒娇得有趣,但终究大成比例失调了。国家太大了,哪怕是赵本山拽在它的衣襟上花样翻新地打秋千,也还是看不出大小掂不出重量。汉语里有“渺小”一词,就是指用肉眼看着费劲的意思。
是的,我仿佛听见国家庄严地说,我的衣襟很轻松并没有吊着一个什么了不起的重量级人物,我并不需要那个赵本山当春晚的导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