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朝严禁官员下馆子的规定很先进

(2013-05-19 06:56:09)
分类: 透视历史

宋朝严禁官员下馆子的规定很先进

      我小的时候,也曾见算命先生算命。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嘴大吃八方,将来肯定当大官”可见,中国官员的必备素质就是吃。长大后,就经常看到海吃的官员,到处吃,从来都是有人请,吃遍全城,甚至吃遍全国。刚刚看到《瞭望》周刊的报道——

         广西一官员坦言:“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为了维持“圈子”,有时候没办法不喝。甚至如果几个星期不参加这种吃喝,就会感觉被边缘化了。

     这似乎是秘密所在?然而也未必,让自己掏腰包试试?

     世上没有一个政府会像我们这样,为自己的官员大吃二喝操尽了心,从苦口婆心到连打带骂,然而,终于还是不行。于是,公款吃喝成了公害。你会看到,但凡有级别的,基本都是“脑袋大脖子粗”毛病到底在哪里?在于赵本山小品的台词原先是“不是大官是伙夫”给改成了“不是大款是伙夫”嘴是用来说话和吃喝的,不让说,那只能剩了吃喝的功能。于是,公款吃喝日益嚣张。

     今天早上读《北京青年报》晏建怀先生的文章,题为《宋朝官场的老规矩:官员进酒店就要被处理》文章说——

     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宋朝有一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错,不管公款私款,马上就会遭到御史的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

      据《归田录》记载,宋真宗时代的太子谕德(太子的老师)鲁宗道,有一次老家来了客人,因为家里酒具不齐备,只好换了便装,领着客人到仁和楼酒店招待,混迹于士绅豪客之间,躲躲闪闪。恰好这天宋真宗有急事召见他,当他迟迟赶到宫里时,宋真宗劈头就责问:何故私入酒家?还说: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倘不是鲁宗道实话实说,请罪态度又好,差点儿丢官。

     这是真的吗?真的很好耶。

     突然就感觉宋朝是可以的,甚至是可爱的。这个规定很先进。为什么说它先进呢?就是它真的管住了官员的馋嘴。有人说官员都是饿死鬼托生的,最不好管的就是他们的馋嘴。可是,宋朝管住了。它为什么能管住呢?在这一篇文章中,我还看到了宋朝的另一条律法,即“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不揣冒昧,假如那时有个“士大夫”演一出小品《卖拐》会不会被改词呢?顺便说一句,胡乱定“敏感词”胡乱删改作品,其性质就是充当坏人坏事的保护伞。好多坏人坏事,就是在这样的伞下猖獗。

      不说了,总而言之,宋朝至少在管理吃喝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不好管的官员的馋嘴,它居然管住了,你说先进不?太先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