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末代格格们真的最愿嫁穷汉吗?

(2012-09-29 08:55:0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著名晚清纪实文学作家贾英华撰写的《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暨《末代皇妹韫龢》、《末代皇叔载涛》、《末代国舅润麒》等四部末代皇族系列新作,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7日,该系列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

在中国新闻网上,有记者张中江对这个系列书的报道。其中有一段说,“清代皇族后裔女子最愿嫁穷汉”原因是什么呢?文章引一位当事人的话说:“因为生在这个家庭,当年被定为‘黑五类’,所以特别想找一个三代贫农的‘红五类’丈夫,脱胎换骨,跟家里断绝关系。后来找的丈夫穷到什么程度?当时结婚没钱办婚礼,也没钱请客吃饭。两个人住在特别小的屋子,把两个单人床合在一起,也没什么家具。后来生孩子‘满月’时,丈夫的母亲来要走了所有的钱。那天下大雨,有菜场的剩菜叶冲过来,就捞起来吃那个。”

我读了这一段,发现了逻辑上的不通。皇族格格嫁给了穷汉丈夫跟家庭断绝关系就能“脱胎换骨”?坐月子时,吃从雨水中捞出的剩菜叶就能改造成新人?

感谢张中江先生,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荒唐逻辑。

我不是不同情穷人,我是在同情穷人的同时也同情富人。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宣传公主嫁贫儿的揩油故事。请问,在公主还是公主的年代里,真正见几位公主嫁了贫儿?感觉上,特别像是以爱情的名义揩油。且,公主与贫儿的爱情到底有多高的幸福指数?他们的地位、文化修养之差能给他们创造出多少的幸福?贫儿到是幸福了,那么,公主的眼泪呢?

多年前,我曾写散文《教授的女儿》现引一段在这里。“近有杂志登一篇写名文学家、教授许地山的女儿爱情故事的文章。许女士是一位科学家,“反右”年间嫁给了大西北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委委屈屈地过了大半辈子。平反时返回南京,把老农丈夫带进城,两人过着举案齐眉的幸福日子。文章的主题,好像是歌颂他们纯真的爱情。这当然不能算是什么好主题。为什么就略去了这位教授女儿心灵的创痛呢?这位吃着父亲《落花生》长大的高雅的许女士在数十年的岁月里是如何打发那不可言状的痛苦的?在黄土高坡上的那间土屋子里愚昧是怎样一口一口地蚕食文明的?如果把这些写出来,将有助于认识我们曾经怎样走路,我们曾经走过怎样的路。有谁听过许女士内心的哭声?

 那位末代格格说:“因为生在这个家庭,当年被定为‘黑五类’,所以特别想找一个三代贫农的‘红五类’丈夫,脱胎换骨,跟家里断绝关系。”听这话的意思,好像她嫁给最穷的贫农,也并不是心甘情愿。

 再革命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在坐月子的时候吃雨水中捞出来的剩菜叶好。

 鼓吹并鼓励别人家的千金小姐嫁穷汉的人们,自己的女儿都嫁了穷汉吗?

 在我们目光所及的地方,村长的女儿从来不嫁农民工,厂长的女儿也从来不嫁下岗工人。至于处局长们的女儿嫁谁谁知道。穷汉们除了极少数人在极荒唐的年代里天上掉陷饼捡了金枝玉叶占了点小便宜之外,平时只有在听公主嫁贫儿故事的同时咽咽口水而已。不信,不信你就擦掉口水,大胆去追村长厂长处局长们的女儿,你不被骂为“大胆狂徒”才怪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