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的《清朝其实很有趣》中煞有介事地说“成熟的顺治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来到襄亲王处抢走了弟媳董鄂氏,并打了襄亲王。史载,董鄂氏被顺治撬走后,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觉得很失败,愤然自杀。”
这是个以讹传讹的胡扯。
书中用了个“史载”,以证其不讹。那么,请问作者,这个“史载”是那个“史”呢?说不出来!仍是模糊法,模糊法,其实就是没有法子的法子。
其实。顺治在自己十一个兄弟中,他对博穆博果尔这个最小的弟弟感情最深,博穆博果尔是他亲自封亲王的两个人中之一,另一为五哥硕塞。大哥豪格是先帝封的,其余他亲自封或他儿子康熙封的,则全部为公爵。可见他对这个弟弟的隆恩。
博穆博果尔,生母懿靖大贵妃(?-1674年),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
顺治十二年封襄亲王。 顺治十三年逝,死时未满十五周岁,谥号襄昭亲王,无嗣。
博穆博果尔,在入主中原时只有三岁,不可能参与军政。他去世的时候实际未满十五周岁,从现有记载看也没有任何参与政事的记录。因此史书上涉及他的记载非常少,也非常简单。《清史稿》上只有两行:“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封襄亲王。十三年,薨,予谥。无子,爵除。”
再看,博穆博果尔去世时时,顺治对他的礼遇——
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襄亲王薨。初四,“礼部奏言,和硕襄亲王祭葬礼宜优厚,应于定例外加祭一次,工部监造坟祠。从之。”初六,“上移居乾清宫,以和硕襄亲王丧免行庆贺礼。”初九,“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和硕襄亲王薨逝,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
就一个亲王而言,博穆博果尔的哀荣无疑是最大的。必须指出的是,博穆博果尔并无战功,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兄弟二人的至高情谊。
关于他的婚姻,《爱新觉罗宗谱》记载:“(襄亲王)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和硕达尔汗巴图鲁亲王满朱锡礼之女。”谱中博穆博果尔没有侧福晋,更无一个董鄂氏。
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封为皇贵妃。顺治超强爱她是真的。但她绝非来自襄亲王府。
顺治为人,一向谨慎有加。亲政以后,朝野上下各种压力仍在。他不可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弟弟家抢弟媳。虽然他也有作为皇帝刚愎自用的一面,但如此乡野流氓之举,他绝不可能做得出来。
顺治抢弟媳,并亲手打弟弟一个嘴巴,其里巷水平,基本相当于董鄂妃在野史中变成董小苑。这样的戏说宫廷史,由来已久。主要根源是旷男怨女对性的种种迷狂的想像,在他们的心里,越无耻越过瘾,越下流越解渴。宫廷最好是妓院,皇帝最好是流氓,女人则最好全部是妓女.如此而已。
但《清朝其实很有趣》的作者也许不是这样,我想他可能很天真,上了清末以来一些人的野史当。或者叫上了旷男怨女的性狂想的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