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史、小说及影视剧中,同治皇帝是个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病孩儿,是母亲膝下的无所作为的儿皇帝。他甚至还是污他是花花公子,曾到天桥逛妓院最后害性病而死。然而,这些都是来源于辛亥后人们对清廷的极端情绪。而非历史真相。
好友清史专家李治亭(汉族,1942年1月13日生,山东莒南人。1965年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辽宁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兼及明史。主要作品:《吴三桂大传》、《中国漕运史》、《清康乾盛世》等。)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中载,同治是另外一种形象。
同治从小好动不好静,他喜欢角力,更喜欢掼跤。曾练得一身好武功。有一年,他听说京城常有小偷出没,并且特别猖獗。就决定上街看一下。他很任性,没人劝得住他。只随身带一二侍卫就出了紫禁城。
那天他到了南城,看见小偷正在偷一小贩。他大喊“住手!”结果,一群小偷围住了他。一好心老板看他眉清目秀,问他:“秀才,京中可有熟人?”他说:“五城御史是我朋友。”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并盖上随身携带的章子。五城御史收到这封密信,大惊失色。立即通知九门提督。清兵们火速奔往南城闹市。同治正在率贴身侍卫与众流氓地痞对打。“大胆狂徒,竟敢欺辱圣上!”于是,众贼尽窜,稍倾,即被捕杀殆尽。
同治回到宫中立即下了一道谕旨:“京师地面,理宜严肃。近来盗窃之案,层见叠出,甚至持械伤人,肆行无忌。捕务废弛如此,实堪痛恨。……著五城御史督饬司坟慎选捕役,严密巡辑。稍有疏懈,立予参处……”从此,京城的治安好多了。
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他在六叔摄政王的帮助下,至少作了如下的事情——成立总理衙门、设立同文馆、办新式学校、派人出洋、办厂开矿、修筑铁路等,实行学习西方近代化举措,开始走向开放、进步。北洋和民国那一点经济、军事、文化的老底子,如果追到底,是同治给垫下的。
至于染花柳病而死,更是花边下流传说。专家们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布的《同治进药簿》研究,结论是,同治帝因患天花而死,而非梅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