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艺术家的艺术:男人成了狗!

(2012-02-09 06:44:0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http://img4.cache.netease.com/cnews/2012/2/9/20120209042242d3cf7.png
男子匍匐在地,舔舐女子脚上的鞋子。

     2012年2月8日,武汉光谷街头,正举行一场名为“举起你道德的皮鞭”的行为艺术,现场有一位女子用铁链牵着在地上爬的三位男士。据悉,这四位都是青年艺术工作者,都是学美术专业的,从李阳打老婆事件中产生了该活动的灵感,目的是为了宣传“尊重女性”。

    这又是一个二踢脚,意在引起轰动。若干年前,看到有人写文章说,文艺界一些人,作品上不去,索性在放二踢脚上用功,意在“咣”的一声,让大家回头看他一眼。武汉街头的女艺术家,有点和这个相像。如可自称为“青年艺术工作者”,那么,基本的逻辑常识一定有的。把男人当做狗一样弄到地上,而且用链子拴着让他们爬,目的是为了宣传尊重女性。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难道男人成了狗,女性就得到了尊重?这是哪挨着哪呀?这不挨着呀?男人成了狗,那么,作为男人的另一半,女人又成了什么?即使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命题不成立,那女人至少也和男人是同一物种吧?

    我认为现在的观众是成熟的,即使放了二踢脚,顶多看一眼而已,然后该干啥干啥。甚至瞅都懒得瞅,继续赶路。艺术家靠作品说话,不靠二踢脚代言。而且,我讲的作品,是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标着艺术标签的形形色色的垃圾。虽然这个时代有点像价值混乱,即最有价值的变得最没价值,最没价值的变得最有价值。但价值是客观的是历史的。法国上个世纪,曾有一行为艺术家将大便放在一精致玻璃瓶里去参赛,结果,遭到卢浮宫的拒绝。他回到家说,我这是真正的艺术品,我要留给后代子孙。前一段《参考消息》上转载的《泰晤士报》说,他的后人把他的艺术品无情地焚毁了。美,允许艺术形式做变型处理,但变了态就要遭到最基本规则的否定。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武汉的这位女艺术家的艺术品,肯定讨不来对女性的尊重,倒是把男性弄得不尊重了,而女性也跟着更加不尊重了。如传到国外,老外们会哈哈大笑,整个中国人的尊严将在这笑声中被不尊重。

附:

 


男子匍匐在地,舔舐女子脚上的鞋子。

http://img6.cache.netease.com/cnews/2012/2/9/20120209042246ed042.png

据悉,这四位都是青年艺术工作者,都是学美术专业的,从李阳打老婆事件中产生了该活动的灵感,目的是为了宣传“尊重女性”。

本报讯昨日,光谷雕塑广场上演一场行为艺术:3名男子被一位女子用狗链牵着爬行近百米。据组织者称,这一作品是为了表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呼吁男女平等。众多围观者对此褒贬不一,更有人鄙称是“故弄玄虚”。

25岁的康毅原籍湖南衡阳,大学期间主修油画,在2005年投身当代艺术创作,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种主题的行为艺术。其中包括与面瘫患者互抽耳光、向环卫工人跪地致谢等。这次是他和他的团队第一次来武汉。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康毅和其他3名同伴来到光谷雕塑广场。在宣布活动开始后,他与另外2名男子用狗链套上脖子,同伴刘小姐则牵起链子,带着3人开始在地上爬行。之后,康毅更匍匐在地,舔舐女子脚上的鞋子。

康毅解释说,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往往会成为家庭暴力、性别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受害者。他们这一作品主要为表现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拷问,并呼吁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当记者询问采用这种形式是否过于极端时,康毅也坦言:“艺术都是夸张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眼球”。

康毅等人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观看。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多位年纪较大的受访者均表示“看不懂”。还有一位爹爹直接表示了自己的反感,直言“哗众取宠,太恶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名自称某高校教师的黄女士则对此大表赞赏。在康毅等人邀请路人在横幅上签名时,黄女士不仅签上姓名,还写上了“支持”的字样。她告诉记者,女性是全社会的母亲,这一活动体现了女性精神的回归。

这一活动还吸引了一名外籍老人的目光。记者上前搭话后得知,这名老人名叫Richard,来自英国,前不久刚来中国。他告诉记者,对女性的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女性应该被公平对待。但他也表示,自己从未在自己的国家见过类似的活动。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作者:杨京)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责任编辑:NN0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