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样儿”其实就是一丁点的美学意义
(2011-03-10 06:40: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 |
人们常讲,要活出个人样儿来,其实说的就是美学意义,而且仅仅是一丁点儿。 这本来已经够了,但有时也达不到。
在真、善、美三大标准中,美指的是情感因素。如果前两大决定因素被“决定”掉了,我是说,人放弃“真、善”往往是特坚决的决定,那么,最后的美自然不复存在。这就是我们常常皱眉,常常侧目的原因。
人,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不一定要经天纬地,但一定要有一丁点的的美学意义。这就是村里持杖看天的老爷爷,巷子里抚掌纳凉的老奶奶,为什么常常唤起我们崇敬的原因。不错,他们的皮肤粗糙,他们的表情沧桑,但你只要看他们的目光就好了,你将看到那种无愧的光洁。我也想叫这光洁为德泽,而德泽就是由“真、善”构成。
如果连这一丁点的美学意义也没有,那就很难说得上“人样儿了”
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好多人,虽然顽强地化妆,虽然执着地表演,然而,轻轻地掰开一看,也就是干屎球。
但干屎球仍然坚定地自信,仍然不放弃展览,试图让自信变成大面积的他信,这就成了不好看不好玩的伪戏剧。
假定自己聪明这倒也没有什么事,但假定全体的读者与观众都是傻瓜,那事就大了。写到这里,我又不期然地想起那些汗牛充栋的非艺术名人的名人艺术品,同时,我也不期然想起《南史·刘穆之传》中的骇人描写:“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天天以吃疮痂为嗜好,并以为疮痂味美如鳆鱼(即今日特流行吃的鲍鱼),这是人样儿吗?
人确有聪明与愚钝之别,这与教育、遗传、营养等都有关系,但对于人样儿的基本判别,对于一丁点儿美学意义的认定,那都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的。
有一年,我喝多了,走在三经街上,看到一个常年在那里含着手指傻笑的痴呆人,我乐了。你们猜怎么着?他很不高兴地批评我道:“你傻呀!”此语于我,如醍醐灌顶,是的,我笑话一个傻子,我不是傻是什么?
此例足可证明:“人确有聪明与愚钝之别,这与教育、遗传、营养等都有关系,但对于人样儿的基本判别,对于一丁点儿美学意义的认定,那都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的。”
前一篇:那年,我走在塔砖胡同里
后一篇:感谢那个洋娃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