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夜古村的月下

(2011-01-25 07:5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今夜古村的月下


三叶深思的芭蕉,两杆私语的细竹。

再下面,就是一池沉静的碧水了。水里面游着那么多逍遥的荷包红鲤。一条硕大的,甩起一注银亮亮的水花,挺高,让我顺势看到二楼有扇半圆的窗。窗子俯视小院,俯视那池半圆的水。我很想叫那窗为“月窗”。我猜,明月升起来时,是穿过那扇窗子,悄悄潜入池水的。

 这就是古村的明月客栈了。早在网上看到,进了村,便直奔这里。

 走进院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幅名画,既写实,又写意。

 店家养的鹩哥,高叫“客人来了”。听起来,又好玩,又暖心。我将行囊放进客房,拿了相机,来到廊下。

 我盯上了那扇窗。同时,暗存一个天真的想法,想拍一轮穿过窗口的月。

 我的相机架在回廊西侧那个观音手掌一样的灵壁石上。

 老板明白了我的意思,说:“今天晚上没有云,按说月亮应该出来。可是你要等。不如温一壶酒,你慢慢地喝,说不准啥时候,月亮就突的一下跳进了窗。”

 厨娘很快端来了两盘刚烧好的青菜,一壶女儿红也温好了,两个青花小盅摆在了小木桌上。

 我和朋友对酌起来。

 我们谈着一路的感受,更说这古色古香的小村。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我举起杯,一饮而尽。

 朋友说:“已过不惑,感觉你的‘惑’还不少呢。”

 我叹口气,只摇摇头,不再言语。

 那池半圆的水,让我看了好久,心中有点疑惑。中国人,凡事讲究圆满,这院子足够大,本可以凿一个满月形的池塘,却为何造了半月?

 老板大概猜到了我的心思,笑道:“这水是有来历的,它名叫月塘,已经有近300年历史了,是宅子原主人第八代祖先修凿的。”

 原来,当初建这房子时,家人本欲挖一个满月的池塘。可那位先人说,月满则亏,还是半月更好,让人有盼头。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月塘。

 “买这座宅子,就是因为这个传说,因为月塘。”老板告诉我,他是从北京来的。他本来有个规模不小的公司,足以让他奢华地度过一生。但是,冥冥之中,仿佛有种力量在牵引,将他带到古村,带到月塘。他被这里的宁静和恬淡征服了,回顾半生艰难的打拼,他觉得自己好像原本就应属于这里。于是,他留了下来,把公司分给了他的员工们,不做了。

 “我不要做得太满,我要到这里来,我不再要什么,我只要这一点安静……”

 就在这时,池里的鱼翻了个花,鹩哥大叫了一声:“格格!格格!”

 抬头向月窗看去,竟见一位美妇斜倚窗边。她凝望天空,似乎也在等月。

 眉宇清纯,神情雪净,她像是刚刚从湖水里出浴的样子。光洁秀丽的脸庞,月亮大小地镶在月窗上,那个白莲瓣样的下颌微微翘着,嘴角衔着浅浅的笑意,宝蓝色的夜风,滑过芭蕉穿过竹隙,轻轻抚摸她月黄色的绸衫。绸衫飘动,像月的水袖……

 我心一动,飞快按了快门。

 这样超然的韵,令人心醉。想问老板女人是谁,刚要张口,被朋友止住了。不问,也是好的。好多事,在朦胧里似乎更好。

 闲谈中,稍一溜号,再抬头看时,女人消失了。只剩了等月的空窗。

 再后来,远空忽然浮来几片云,老板说:“不巧,看不到月了,休息吧。”

 第二天早上,我和朋友去村东头的湖边散步。

一条清亮亮的小河,将古村与对岸的小镇分割开来。河的那一边,是喧嚣与繁华。过了一座古石桥,步入古村,便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白墙墨瓦,炊烟袅袅。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住了脚步,尘俗和浮躁,被桥边两颗参天古树,屏蔽在外面。连流经古村的小河,也是蹑手蹑脚,生怕搅扰了这里的静谧。

我和朋友也自觉起来,无言地走在湖边的堤坝上。古树上空一声雁叫,我们不约而同地看过去,目光却在半路被一幕惊艳拦截住了。

湖上的石拱桥边,坐着昨夜月窗里的女人!

她的面前,立着一块画板。她正凝神运笔,在画布上细细点染,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么沉静,隐隐地,有一丝笑意。

 奇怪的是,她面对的,明明是一轮燃烧的红日,画布上却偏偏是一牙新月。那月儿,正惹人怜爱地悬在昨夜的穹空中,倚在昨夜的月窗上,沉在昨夜的月塘里。

 她让昨夜没有升起的月,升了起来。

瞬间,产生了要与她交流的冲动,忽尔又觉得,此情此境,容不得半点侵扰。于是,我们从她的身旁悄悄走过。回头看时,她沉浸在那画中,周围的一切,全然不觉。湖水,在她裙边悄然泛着重重亮光。

 中午,我们回到明月客栈。我在与老板喝茶的时候,还是问起了那个神秘的女人。

 老板说:“她刚刚退了房,可能上了黄山。”看出我的目光里有询问,老板接着说,“她是个画家,我刚开这家客栈时,她就来了。以后,每隔三个月,她都要来一次,住几天。来的时间都在新月初升的时候,每晚都要倚在月窗前看一会儿月。月圆的前几天,她一定会离开。她讲过,她不在意月圆,甚至不大喜欢月圆。她不多言,却随和,客栈里的人都挺喜欢她的。因她气质高雅,又是满族人,大家私底下就叫她“格格”,连我的鹩哥也这么叫她。”

 老板说,女人不爱说自己的事情。但她刚来的时候,不似现在的样子。那时她面容憔悴,眉宇间隐藏着焦虑,生活似乎并不如意。大约过了一年吧,来了四五次的样子,她的脸色开始红润,神色也越来越从容了。她刚才走的时候,说,总有一天,她要长住这里,不再走了。”

 我一边听着老板的讲述,一边摆弄着相机,看到昨夜那一张,不觉有些惆怅。服务员走上前来,对我说:“先生,那位女士给你留了条子。”

 我接过来。这是张私人特制的便笺,右上角淡淡地挑出了一牙新月。只见上面写有一行秀丽小字——“谢谢你,先生,昨夜那个角度拍过来,应该得到一张好片子……”

 这一晚,天空仍然有云,老板又说,未必会有月了。但我不想睡,仍在廊下痴心地等月。

夜最深的时候,池水忽地闪亮了一下,那亮光,引我去寻它来的方向。

举目望去,我真切地看到有一弯月,从云中探出头,斜穿月窗,沉入月塘,如一块美玉,默然无语,似乎连一点思考也没有,只是安安静静地闪着光,凭池水将那光辉叠起来展开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俺是大师
后一篇:云上时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