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幢寺的前世今生

(2010-07-17 22:0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久闻海幢寺的大名,一直有心去看过究竟。与左佬约了几次,昨日终于得以如愿。虽说在市区,从家里九点半出发,到海幢寺南门口也已近11点了。

        海幢寺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的海幢寺,素以环境清幽、园林优美而著名。海幢寺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光孝、华林、大佛、海幢,号称广州佛教的“四大丛林”。1993年8月,海幢寺被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幢寺身世独特,三百年前,这里是一处私家园林,名叫“福祥园”。唐亡后,刘氏在广州建南汉,改广州为兴王府。大建寺庙,东南西北共建二十八寺,此地建“千秋寺”。终成宋代羊城八景“大通烟雨”所在。

       日月星移,红尘滚滚,千秋寺到明代已成一片破败的民居。被一叫郭龙岳的当地富商所购,又建成花园。后来,有两僧人向郭募缘得此地块,兴建佛堂,取名“海幢寺”。

       至清代,海幢寺在平南王的牵头下,官府内外掀起募捐热潮,各自认领项目。本来一个狭小的庙堂很快扩展成规模宏大,极尽排场的寺庙。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著文赞叹:“极美丽,北望白云、越秀;西望石门、灵锋、西樵诸山;东眺雷锋,即往波罗道也;南为花田,南汉葬官人处,素馨花产此。”

       此乃海幢寺的鼎盛时期。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dTvPXKYldcj6PIvk6Vwq-7-xJOMFwqTmcs9AVAImbh4NUuVWlpFTBWFqMhNX082rMm2RbnnWQ5EBzzyE5hKwu3z4Q4SCsKgqZwRY0-TZwpoXCKioZRsKavsAssxbkQ4IE6dWAa8jcu5aAR7C4QfNSA/P1010055_thumb.jpg?download&psid=1

       晚清后,时局动荡,海幢寺身处闹市中。难免惹尘埃,竟招惹绯闻。导至官府下通告禁止妇女入内!自此,香火式微,一蹶不振。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vQmCEJZ2D0etUJlBof88TjzAl6V1_s5Wux_6hMh1HrK2IM5t8jZslMixO1F8oJ7TXNUMeKwT7qHfySzuik8UN7nc1VDZJSveDXDhYrx1rbLwwHr1363pNp64CU4HliMuRf4BVBkBdIcw29o_FuqwEg/P1010067_thumb.jpg?download&psid=1

       到后来,海幢寺的地盘先后成为“南武学堂”的首发地,光绪卅一年(1905年)在海幢寺内正式成立“南武中学”。同时期,在海幢寺“诸天阁”又成立广州第一间粤剧学校。

       到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政府的办公场所,民国初广州警察局海幢分局和广州电话所就开设在寺内。再有,当今的红会医院也是以前海幢寺的地盘。

       上世纪,很多广州人会把海幢寺与海幢公园等同起来。这边是缭绕的香火,那边是碰碰车的轰鸣声。辽远的诵经声给那些三三两两躺在古树围基上睡午觉的人催眠。

       曲径幽栏之处,佛竹回廊尽头。世俗的烦嚣哀乐与佛家的慈悲宽怀竟是这样的和谐统一,这是你在别处看不到的。

       海幢寺的建筑格局与一般的寺庙不同,显得有些散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海幢寺得以重新修复。恢复了很多在过去毁坏的东西,重建了天王殿。1997年还在大雄宝殿外新建了一座石塔-宝严塔

       一般游览大多从南门进去,进门后,可见一小水池中耸立一巨大的太湖石,形状嶙峋怪异酷似猛虎,豁然回头张口怒吼。称“猛虎回头”石。石上镌有宋代书画名家米元章(即米芾)题名,为石中之妙品。

       大雄宝殿是古建筑,碧瓦叠盖、宝顶飞蟾、庄严古朴、结构雄伟。殿内供奉佛祖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新铸的铜像,每尊高六米,重八吨。佛像金碧辉煌、威严肃穆。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未来佛为祢勒诸佛。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YapXMUSKWToy4FA4fuDhnwgO9yFzjxlVzKIZ0NCeM9NAgDpFBE0hivy-DjVc9nbq1y5EP6J-aSYlh5bQ7jY6jzE2tB4MWNqrcLP_V71Dkd9utwHoNJM4zdUbJ977uMosM9Zwi3zo33mrfTJ_iQkSgw/P1010054_thumb[1].jpg?download&psid=1

        殿后是一尊千手观音像。

       天王殿内的四大天王高大威猛、栩栩如生,令人不敢久仰。塑像之巨大,据说为省内之冠。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wLO9XpPXYqVAG5bK_YCXlHT0OsoeihyWYcf_w1VTFxBEQc0QDmOlFxREW9dofDfZeXyWYh8og1y8PhKRB_6aRFE2ogqeZ-tpw8lb20d-pJMLWdOEOZ_M3DrYCL0YTz6PMWt0HI3wffrM-3I9X62ePA/P1010059_thumb.jpg?download&psid=1

       寺内东侧,原为海幢寺塔殿,毁后残留不少很珍贵的物件。千手观音线刻石碑,构图独特,刻工精细,系该寺古物,几经沧桑仍然幸存,倍加珍贵。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oxOr_Rdw_USTeUFIKHTuIwwgzLqSj94SGXDEdqfXYIlnSdFNK_nkWj_bvvZUjwsq9qpkm9nlI7E_EqUoQx6Yij03HRBMUdpdajh2geYpLh-T3syvojQKkTKyqHSsMylxRsDhYMbygkUmwMypIQUoYg/P1010070_thumb[1].jpg?download&psid=1

        海幢寺历尽劫难怆伤,也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掌故。最有名的莫过于“鹰爪兰”的故事了。海幢寺历经几百年,自然古树不少。树龄超过300年的菩提树就有三株。据说是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由天然禅师从光孝寺分植而来。而唯一的一株鹰爪树却有400年的历史了。据清代文献记载:“海幢寺藏经阁下有树一丛,名鹰爪兰,枝蒂如鹰爪,花六辩,他处未见,亦异种也。”到了现在,概树仍傲立婆娑、花开花落、清香远溢,闻名遐迩。此鹰爪树在广州偶而可见,在白云山摩云路上也有几株,每年五六月间开花,有异香。

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vXboJPT7-GEtFjL47QaSfgn9YqqJJy93H563hb_yvi2rFHv3WP_D743x-zczET5Hev9nP1uMKrYw4aGlYu5dRfCRsaXBaWh1O9GrlWppI5zjpzsn21jneGpoAyxGhw8Whc9YsglLlnWdjQKjrSZF7Q/P1010065_thumb.jpg?download&psid=1

        海幢寺这株鹰爪兰还有一段悲惨的故事;话说明朝未年,富人郭龙岳居住于此,郭生性暴戾,一天,他怀疑婢女兰香偷走了他的玉扣,连续几天对兰香严刑拷打,使兰香身心俱损。为表清白,兰香拜完菩萨,便纵身跳井自尽。两天后人们发现了兰香的尸体。为维护自己的声誉,郭命家人将这口井封了,不许家人再谈及此事。

  每天晚上,郭家上下人都梦见兰香:有人说她从井中腾空而起,化作蛟龙飞走了;有人说她每晚都在园中浇花。人们的议论更使郭龙岳极度恐慌起来,索性叫人把水井填平。不久,填平的井上长出一株鹰爪兰树,后该树越长越茂盛,很快便出枝散叶开花。郭一看见鹰爪兰就心惊胆战。随着鹰爪兰树越发茁壮成长,郭龙岳的家却一天天地衰落了,最后郭龙岳死于暴病,不得善终。

  到了清初,有一和尚云游至此,在这后花园旁边建立起一间佛屋,并依佛经上“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的典敌,而命名为“海幢寺”。这就是坊间所说:“未有海幢,先有鹰爪”之说。

      海幢寺还有一事很令人费解的,就是关于十六罗汉的说法。大多寺庙中的罗汉像有十八尊,而海幢寺只供有十六尊罗汉像。这里也有一段奇闻:一夭,济公和尚路过海幢寺,看见寺内的住持心高气傲,便有心戏弄他一下。济公化作一个疯僧,衣衫褴楼,挑着两个布袋来到寺前投宿。住持见此模样,十分讨厌,只让其住一晚,次日一早便赶他走。济公疯疯癫癫,将两个烂布袋放在大雄宝殿上,说要到韶关南华寺去,请住持帮他挑行李住持大怒道:“疯人,不识抬举,你若有本事,叫大殿的罗汉帮你挑行李吧。”济公随即走到堂前大声叫道:“奉本寺住持之命,特请当中两位罗汉现身,替我挑行李到韶关南华寺去。”话音刚落,忽见两位罗汉从堂中跳了下来,拿起两个烂布袋,飘飘然地随济公向北而去了。顿时住持与和尚们吓得心惊胆战,主持俯伏在地叩首不迭。济公在上即现金身,立定云头,指着住持说:“大和尚你好好修行,放下架子才能成正果。”住持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后来他没脸再在寺里待下去了,只好云游他处去了。

  那两个罗汉随济公飞走后,便没有再回海幢寺,留在了南华寺。现在,韶关南华寺原有的五百罗汉像变为五百零二尊,而广州海幢寺内原有的十八尊罗汉则只剩下十六尊了。此为一说。

       其实,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在唐以前,确系只得十六罗汉的。他们是:笑狮、骑象、坐鹿、布袋、芭蕉、长眉、欢喜、沉思、过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门、开心、举钵、静坐诸罗汉。到宋以后,因流传的罗汉绘画像而盛行称十八罗汉了。
       现在流传的十八罗汉因添加两罗汉不同也有数个版本,由十六罗汉演变成为十八罗汉,主要是从绘画方面造成的。根据明清官窑瓷绘画中所用的十八罗汉图看,基本为如下成员: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托塔罗汉: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而海幢寺仅在清初而立,但仍只有十六罗汉。其原因仍不得而知也。

       结庐在人境,岂无车马喧?树欲静而风不止,风动幡动,总是心动。-这是当年海幢寺的僧人留下的诗。是海幢寺最恰当的譬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启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