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光孝寺是广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光孝寺坐落于净慧路,正对光孝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海幢寺)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1700多年。它与潮州开元寺、韶关南华寺、肇庆鼎湖山的庆云寺并称广东四大名寺。
光孝寺的历史渊源:俗话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该寺最初是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的府邸。三国时期吴国骑都尉虞翻因忠谏而触怒吴王孙权被贬广州,遂在此处修建住宅并讲学,虞死后家人将其住宅捐施佛门改成为庙宇,取名“制止寺”。到了东晋,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五间的大雄宝殿,改寺名为“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园寺”。初唐时改名为“法性老”。南宋初年又改名为“报恩广孝寺”,事因南宋高宗赵构为超度徽、钦二帝亡灵,诏令该寺摆设道场,敕令改称。之后又将“广”字改为“光”字,遂定名“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算来有850多年的历史了。光孝寺的匾额“光孝禅寺”是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宪宗朱见深赐的。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oB_7HNrYJqLFjm91RE5Z9avJHVsxnj3vfDLYIh0-fAYjMnebjtcYPxbrTSQYeS-dsgXKxZKk_ZxP0KEF4zynHj_XC-AVyWNn9sfPG2kD_SvEf4dZxO5u1cvzDstgenPKT_K0iLGvPNS_Nxq4UowVw/DSC09740_thumb.jpg?download&psid=1由于光孝寺建寺历史悠久,这正如天王殿旧楹联所题写的:“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祗园开岭表,此是第一名山。”此非光孝寺莫属!
光孝寺与历代高僧: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古刹,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据《光孝寺志》载有三位开山祖师,即昙摩耶舍、求那跋陀那、智药三藏;
弘法祖师较著名的有:菩提达摩-通称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光孝寺门内东边的“洗钵泉”相传是达摩当年自古印度东渡来穗,在西来初地结庵居住(该质即现在的华林寺),再到光孝寺(诃林)住下讲学传播佛教,在此开凿的的一口深井呢。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JDCAfqL5_W7iGo3Kci2Xlg2zJtWnAKqeiuJIJHlij7OT75BIuzwNWw3fpEIi6zYGj87ICWDwvSgwEE4M51H4HbTmnnbpsiub3XSBDIXMRQJxzwnZfp6zyNT_X4yQ327nilWIV74R_U0soUZ4NkKItA/DSC09734_thumb.jpg?download&psid=1历史上流传下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
真谛-(499—569),梵文 Paramārtha, 原籍西天竺优禅尼国,出身婆罗门族。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少时博览群书,精通佛理。立志周游诸国,弘阐佛法。真谛在光孝寺内翻译《大乘唯识论》、《摄大乘论》等经论。因其卓绝的精神和丰富的译业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纪念(关于他译经的数量,诸书记载不同,或说共译48部232卷,或说38部117卷,要之都远比同时代的译人丰富)。在中国佛教史上,他与鸠摩罗什( 344 ~ 413 )、玄奘(602~664)、义净(700—711)(另有一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而名垂不朽。
光孝寺自创寺以来,历史上曾有多位名僧人来此传教译经,因而光孝寺又是广州地区和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方。常有中外高僧到寺中驻锡传教弘法。最早来此译经的僧人是东晋时来华的古印度的昙摩耶舍;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00年),印度梵僧求那跋陀罗又在此设戒坛,立道场,为僧徒传律授戒;梁天监元年(502年),《光孝寺志》卷六曰:“智药三藏持菩提树植于王园寺戒坛前志曰:吾过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演上乘,度无量众,复去寻流上至韶州“曹溪”。梁普通八年(527年),菩提达摩携带释迦的衣钵到达广州,也曾在此传授禅宗的学说;陈永定之年(557年),西印度增人波罗陀在寺内译经40部;唐神龙元中(705年),西域僧人般刺密谛三藏于此译《楞严经),相国房融并为之笔授。这一切都在中外文化交往史上留下可贵动人的篇章。
古建筑及其特点:光孝寺占地3.1万平方米。光孝寺建筑规模雄伟,为岭南丛林之冠。它不仅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开创了华南建筑史上独有的风格和流派。由於历史变迁,寺院几遭破坏,寺内至今保存的建筑、历史遗迹及文物主要有: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和尚在此开凿的洗钵泉;唐朝建造的瘗发塔和经石幢;南汉时的千佛铁塔;宋朝时期的六祖殿和伽蓝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和菩提树等佛家信物。形成了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光孝寺内,庭园广阔,古木参天,殿宇棋布,文物众多。建筑群中以东晋时代创建的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唐代重修后,保持了唐宋的建筑艺术,殿内采用中间粗、上下略细的梭形柱,大殿下檐斗拱都是一跳两昂的重拱六铺作,这种风格是中国著名古建筑中所仅见的。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历史,还可以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采。
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殿内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如来佛像高5米多,只见他结蜘跌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举起,曲指作环形,正在向众生说法;侍立在他两旁的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左右分别是文殊师利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uvTkB4oKjhBvMB5UbBwG-PQrYA-6xaCNAKqJTT377ZuRIdli2oG__mnLek05EQtvIxWxjC9mic_SnoiWSpbKjAex-VXEKCZUA0nVoDa4uhm6BAqgI-nBCrE5170xfS-IruNA3otzSIoi3fV9IcMY3w/DSC09733_thumb.jpg?download&psid=1
六祖殿是北宋祥符元年创建的,内供六相慧能大师坐像。六相殿前有古菩提树,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植,“光孝菩提”为羊城八景之一。“痉发塔”是唐住持僧法才为纪念慧能大师在光孝寺出家剃度因缘而募款兴建,塔呈八角形,高6.7米,共7层,每层均有佛龛8个。造型独特,是寺内珍贵的文物之一。 而在六祖堂前还有一只大木鱼,木鱼为佛教法器之一,刳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扣之作声,鱼头是朝外的。按佛寺里的规定,只有十方丛林才能将鱼头朝外,由此可见光孝寺地位之高。木鱼是和尚们做法事诵经时撞击用的法器。又因为鱼日夜都不会合眼,所以专意用它来警醒众僧,白天黑夜都不要忘记修行,才能“以至于道”。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kczXT1Uk38E_te8oiRwCBHXfZQwXJswg62NXF8Bud9R128IUjd_YbWah_YPswVpX4kWcqtRRBTM_emAy_2Fn1-OvU-JYebDDoGN4Lbl1JXzL8lJPSSR5TH3n4zjsl3y8heWaAsJA1lNRxHs_jv6jQ/DSC09729_thumb.jpg?download&psid=1
睡佛殿-十多年前落成的睡佛殿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殿内这尊睡佛采用缅甸白玉雕成,长4米,重6吨,刻的是释迹牟尼的涅像。整座睡佛头西面南,作侧卧状,体态自然,面部表情十分安祥。传说当年释迦牟尼为了传播佛教,几乎走遍了整个印度半岛。80岁时,在拘尸那伽附近的娑罗对树下入灭(圆寂)。后来所有的卧佛像都雕成了他圆寂时那样的姿势。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2hYtvITaU_wLrSfiRg-vARzjAoMhwKLcfgA2acsIwOGps6GzoU700aJyICmzvRvRzbwC9BDlwsrVTahEaXQAtStlGtTLmk23gpxTYGJ8sNn7MEBgPlGjzTW3JZUJeb9oKHahrPWk95_XZ8WO6dm2pQ/b199c401638f4b8fac14723b9da6bcb8_thu.jpg?download&psid=1
地藏殿与伽蓝殿-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前的两侧,矗立着两座建筑:左侧钟楼下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kAvBF7lERA9r4Pj31ispk4gpHF2dEJ9vYIvXt8USbPoWy8Nx5b0nsyLnM3X54SPxWU-Nt4S9rwm1dSvx7-wK1aBvBE3CNFt8OaR2LsuEjmjE0tfnvo5DzJUT3a8nedr511S9Vsz_qOba8lVwe0Wlaw/ad20f0aeadea427a8cf029097f6f9d3a_thu.jpg?download&psid=1右侧鼓楼的底层是伽蓝殿;伽蓝是佛教的护法神。由于他事迹动人,名气甚大,以致佛教、道教乃至儒教都将他奉为偶像:佛教称之为“伽蓝神”; 道教叫“关公”或“关圣帝君”;儒教尊之为“武圣人”。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oWk_bIsgGdivJzL8oPqd6Qg_-R181H76kL14Ex2x6ECu6prgr3dpfcezKse0rFUiRz6WYoyMlI3hBjZuGKVQDzT_7f2GD2T2YU_7bQCuOMX5v8kmH3wBTO_CY9uWAVJTA6deb5Z0EY44blMaLbgf0A/d30a66d93a7d413ebdddb8cd5c1f14d0_thu.jpg?download&psid=1
大悲幢-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宝盖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2.19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为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且有绝对年代可考者,但字迹己多风化。
东西铁塔-在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还有两座铁塔,这是南汉国在广州遗留下来的古迹。西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清末时塔殿倒塌压坏四层,现剩下三层。https://efr0qq.bay.livefilestore.com/y1mz3SEYE-vRN-nUXbiqQNXl_0_sMOxIAfPBkM1xmN2SbyEt05lkv6euIuJkCL8JsyfQgIMBkU1eoHUIuDQp3Kaol5YuCAJ_7Q_kpDhNruTvpubKEEjHTyZ8az7OOdjX7KjVYd1Xv1XGlJFCu1psZw65Q/01300000234320122857568969052_s_thum.jpg?download&psid=1这座塔的基座上有盘龙图案和莲花宝塔,铸造得十分精细,这可算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铁塔了。
后记:身在广州几十年,因文革后有朋友住在该地,来过光孝寺许多次,。以前只看里面都是一片狼藉。好几个单位占着,也不见有僧人,大殿都封起来了。在门缝里往里看,漆黑一片。只知这里以前是个寺庙,搞不清楚它的名堂。后来,寺庙恢复了也没多大注意。没想到,此地竟会成为广州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三年前,小孙出世时,与太太曾来该处上香。才发现此地之鼎盛,但当时寺庙正在维修,没显全貌,但已找不到文革时的印象了。近年,退休后没事到处逛,对寺庙有一点兴趣,凡有寺庙都进去看看。竟一发不可收拾,但发现佛学太深奥了,我凡尘未了,不能成佛的。只能作一个游客进来看看,只求所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