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实习面试机会的时候是13年4月底。那时候,什么都还不会,看到实习要求上都写的很浮夸,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节奏了。这时,招商证券的这位老大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去上海面试一下,是计算机行业研究。
我作为本科地理信息系统的底子,自然是非常愿意重操旧业。
自从有了迈博汇金这样的软件和网站,卖方分析师的报告就不再神秘。之前“股评师”的专家形象,到后来牛市的金手指,点谁谁涨的想象,渐渐浮出水面。与其将卖方分析师说成是“投资建议”,可能定位成“信息传递、处理、解读”会更为合适。卖方分析师是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来源,一件事情发生了,由于分析师的专注、专业,以及处在信息流转中心的位置,使他们对事件、信息的判断优于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坐拥高善文、程定华的安信的策略会是地上都座无虚席的。
我在招商的主要的任务是:1.负责数字政通公司深度研究报告的支持工作。2、协助组织了一次上市公司交流会。3,日常的表格数据支持。
因为本科就是这个专业,对数字政通的研究会比较熟悉,但是,分析师的视角还是不一样的,做的比较辛苦。然后再交流会上,刚好去年是创业板成长股的大牛市,有幸见到了最火公司的高管是怎么对机构宣传自己的。
老大是一个极富睿智、和思考研究精神的人。他在dell这样的跨国企业做了十几年,转行过来做分析师。为了研究数字政通,会去图书馆借书,看看什么是矢量地图。为了研究城市化软件什么的,会去专门看大师的城市起源之流的书。白天时间被路演、交流切割的粉碎,他总是深夜写东西,白天上午不上班。他在台上讲行业,讲公司的时候,真是帅呆了,非常吸引我。以至于,自己一度都想以分析师为职业。
几乎每个金融的研究生,都会有过一段券商研究所的实习经历,因为这里是人力密集型的地方。小组的二当家是一个大美女,她也教过我:券商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一个不错的去处。在这里学会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态度。试想,一个对方就能轻易看出来的信息,就没有必要让你告诉他了。分析师总能通过巧妙或者艰苦的笨方法,进一步逼近真相。比如,我们想看一家企业的软件占比,年报也没有披露数据。老大就通过软件退税,用税率反推了这个数字,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