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经典实战(六)--- 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2015-10-02 16:44:28)
标签:

股票

财经

股票交流群:91068432

实战股校qq402238602

大盘分析热点跟踪

分类: 经典

股票经典实战(六)--- 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重要:21下穿63,下降趋势终结,如果是下降趋势,下穿就是代表下降块结束了,要来个反弹了。VMACD和OSC与K线背离是,行情要反转了。几个结合一起看,再加上时间周期,三保险了啊!!!

短,中,长,每条均线上穿,下穿,代表一个趋势的终结和开始。这个时间周期运用到周线、日线、60分钟、30分钟都是合适的,每条均线下穿上穿都有时间周期,这个你可以对照股票去理解,而时间周期的7你可以重点关注。很多时候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7,20和21是中期的王者,还有63。

平均每个月的交易时间是21天,每个季度的平均交易时间是63-65天,平均每年的交易时间是252-255天,这样你会发现出一个规律,3*7=21、3*21=63、63*4=252。而且21、63、252都是可以被7和21整除的。上证指数一直有一个31天间隔(头尾32天)的运行周期,这也许就是白菜31的由来,如果将这个数字划分为实际31.5的话,它的两倍刚好就是63天,从6124-5522是63天。这就是为什么要用21和63来确认趋势。认真在其中领会,尝试,实战验证,结果很不错,收益挺满意。至少应用实战够了,有了它根本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乱七八糟的指标。。。


系统自带的VMACD、OSC、VOL、KDJ  主图均线设置 5.13。21.30。63(OSC(变动速率线)和VMACD(量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VMACD则是代表量价因素的关键指标,比MACD更灵敏!参数设置为13,34,8.osc设置为21日均速.)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h/ahua008/200907/20090709165713918.jpg<wbr>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TITLE="股票经典实战(六)--- <wbr>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如何选股,打开孚日股份(090709):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1、K线与VMACD背离

2、OSC低位上拐

3、KDJ低位

4、MACD低位

一旦背离产生,那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价格走低,量却上来了呢?OSC在低位,那杀跌动能已经几乎没有。变动速率已经在低位,再下产生的反弹动能更强。而我们在VOL指标上是看不出任何量能背离的信号的。所以这两个是关键指标。那好指标产生了背离,这满足的第一个条件。OSC设置为21日均速。

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时间周期。09年4月28日上升到最高点用了多久?大概是22个交易日左右。那从高点到低点呢?也是22个交易日左右。这个就是时间周期。

第三,主图的均线。大前天在63周均线附件得到支撑,形成三平底,支撑作用明显,这是从日线上看。从30分钟周期,MACD三次背离,虽然背离的强度不是很高,但还是产生了背离。

第四,3.5-6的换手率会进入我的视线。。。

综上所述,满足以上条件,经过反复复盘,就变成我的自选股。嘿嘿。。。

 

(实战经验)威龙均线的精华:

1、21均线无论应用到那个级别,都是一个最低21周期级别的趋势分析均线。
2、21均线只要形成趋向(向上或者向下),而同期5均线同向金叉或死叉,这里就会形成一波最少21周期的趋势。其它级别周期的均线同理,如63均线则最少影响63周期趋势。
3、21均线是作为股票分析中最佳的波段趋势分析工具,特别是在单边市中参考价值更高。
4、当股价出现震荡行情时,股价会围绕21均线可作为中轴进行区间震荡。
    以上的这些均线特点并非所有周期均线都具备的,只有21(或20)均线才具备以上特点。

这个是要点,掌握要点就好了

1、均线系统最为趋势性分析工具,只对趋势做出参考意义,如果用来作为抄底逃顶的分析就会大失所望了。

2、由于均线系统需要延后确认,所以其确认作用大于分析作用。

3、金叉、死叉出现的时候,通常属于对原来趋势回抽确认结束,股价会继续运行原来的趋势。

4、出现交叉的时候,通常是原来趋势的终结,即原来上升趋势的,这个时候会出现到顶,最低程度要出现调整了。

5、横盘震荡期间,均线的交叉会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股票经典实战(六)--- <wbr><wbr>时间周期与均线的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