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墨风神——梁光华的书画艺术赏析

(2012-03-22 20:01:10)
标签:

杂谈

彩墨风神——梁光华的书画艺术赏析

陶义美

 

    最近在区内外的几次大型艺术展上,看到了梁光华先生的新作,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书法、国画,还是他的水彩画,都体现出了他飘逸、雄强、凝重的艺术风格,又揉进苍润兼具的豪迈气势,浑然中流谥出一种独特而又纯粹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更为完美和成熟。他的中国画、书法、水彩画等艺术注重意境表述,他将自身的主观审美愿望与书画的境界美融合到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他独特而又有艺术内涵的绘画风格。同时,他的书画作品亦频繁获大奖,这也许是他在短时间内与同辈书画家拉开距离的原因所在。

    梁光华对传统的关注与研究有深刻的认识,尽管他的中国人物画作品风格多样,但作品中仍呈现出中国水墨写意画中的文人气息以及传统水墨画中的那种完整性和内在张力。更注重从笔墨韵情中去寻找人物画的格调、个性、形式造型等风格特征。他的作品继承传统精髓,又具现代气息,简朴而又神形兼备,风格典雅而气象万千。《归牧图》、《古贤系列》等作品中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梁光华绘画审美风格的倾向,他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自然中获取力量,并以此抒发个人内心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强烈而浓郁的审美意识与艺术主张。骨法用笔,奔放雄强,变化而稳健,表现出作者清朗与隽永的心灵意绪,使我们品味到画家内心那涌动着传统文化的自然、和谐境界。

    梁光华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笔墨气韵的同时,致力于探讨现实生活和当代审美趋向的融合,以形成自己独立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力图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他不断思考将中国画的用笔与书法及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境融合到西方绘画中去,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画呈现出多元文化意蕴。在梁光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在用笔、用墨及形式构成等是那么的肯定有力,所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气势雄健,墨色酣畅淋漓、洒脱豪放,形象超尘脱俗,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与民族地域艺术风格。在不少的作品中我们还看到,梁光华为了营造作品的意境,他大胆的采用了传统花鸟画和书法的洒脱的用笔技法,结合和运用到他的国画的用笔中,使作品更具灵动感。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背景下的吸收、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成功,这种成功也隐喻着他对绘画的独特认识,从中也体现出他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深刻体悟与理解。

    梁光华是科班出身的画家,画过油画、水彩,对西方素描及速写作过长时间的研究并下过苦功,造型能力强,加上他精通书法、国画,这些知识都自然或不自然的流露在他现在的作品中。因此他的绘画有多面性,有许多姊妹艺术的影子在里面,从而使他的作品充满大气、深刻、厚重、真实、自然。

    从梁光华的近作的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作品中似乎沿用了导师郑军里教授那种表现人物体态的流畅线条外,也似乎融入了传统线描艺术的清纯的用笔,还隐隐约约地看到齐白石、吴昌硕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健笔拓线与概括的造型。他对前人大师的笔墨形式的精神传承,并不意味着是对前辈们的模仿与借用,而是一种对前人大师审美精神的体现,一种对前人大师绘画精神的发展,亦是一种对绘画技巧与绘画图式的继承。这是梁光华难能可贵的聪慧之处,也是他对传统精神有着敬畏感,对中国书画的笔墨语言的表达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一个画家的风格形成与出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不是后天勤奋挥写涂抹而成,艺术风格是画家画家精神情感与艺术理想、艺术个性、艺术魅力的再现而形式的。他明白学习模仿甚至接近古人大师的笔墨技法是一件不难的事情,难就难在超越大师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境界。在他书画创作生涯中,他一直寻找贴切自己的艺术风格而费劲苦心。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股朴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并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感悟、提取、凝炼与升华现实生活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审美意识结合的独特艺术语言和简朴的绘画特性,从中获取自身独立的创作语言与审美心理。

    梁光华的作品是以学院派扎实、严谨而闻名画坛的,他在就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的时候,在著名画家、导师郑军里教授的教导下,受益匪浅。他在绘画以外的为人处事也同样是严谨、踏实的、平和的,他具有内美、深藏不露,遇事低调的当代艺术家,同时又活跃于艺术圈的艺术家。他选择适度的夸强和变型的手法,以阳光、欢快的基调,以诗歌为画的灵魂、书法线条为手段、宿墨材料为表现形式等诸多因素来创造作品的意境。他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与他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努力拼搏及人格培养分不开。他的基本功的扎实与他天生聪颖的悟性以及他的磊落人格,共同铸造了他书画作品。之所以欣赏梁光华的书画作品,不仅是因为他的画作流溢出的清新、空灵、飘逸的意境,更重要的是他用它那独特的传统文化视觉,将自己心灵体验所创造出的书画语言,一遍又一遍的挥写着时代形象,迸发出永恒的艺术精神。

    梁光华诸体皆能,尤精行草书。传统功底深厚,对二王、米芾、王铎等的书法深有研究。如《唐诗系列作品》等,深得二王神韵,有翩翩清秀隽朗之态。《宋柳永词》、《李白诗》等作品洒脱放逸、意气风发。草书《柳禹锡诗》此幅作品以勒笔涩势“入木三分”式地作书,线条老辣硬朗,气势飞扬,且又不失妙趣横生,章法结构看似精心,实则自然。纵观全幅,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然而行距递相映带,通篇气韵相贯,挥洒自由,具有撼人的艺术魅力。他的正书作品取法晋唐,法度森严,点画精到。纵观梁光华的书法作品,一幅幅笔携风涛而又玄机渗透,洒脱俊逸,孤傲奇崛。清秀逸神如山川峻美,婉丽多姿若龙蛇之戏波,圆润如涓涓之溪流,轻快若疾驰行云,苍劲似铁面银钩,坚实仿金落地,笔峰起伏如峰回路转,变幻自如。梁光华遍临历代名帖名碑,碑之古朴,帖之韵致,溶入其书,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个性风格。梁光华强烈的个性追求,使他的文人化书风具有一种郁勃不平之气。这似乎是他在创作中,始终存在行草情结的深层原因—介于民间、文人书风之间俗向、雅化兼融而又不失书法原处力的行草,使梁光华找到了一种富有精神力度的书法表现语言。……作为一名书画兼长的艺术家,在当代青年书画家中,梁光华是为数不多的技术型与思想型合一的书家之一,梁光华思想着书写,从而使他的创作超越了时下的功利化取向,具有独立的意义。我想,正因为拥有梁光华这样的书画家,才构成了当代书画艺术的希望,赏读他的作品确实是一股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梁光华以佛教题材的的水彩画,融入西方表现方法、结合书法表现形式,别具一格。梁光华的水彩画作品的特色是注重于色彩与造型的传统学院派水彩,并强化水彩画自身的“色和水相混”、“互为渗化”的艺术语言,以求得其特有的生命力。他融入中国画的技法于水彩画,在技法的运用上有其独到之处,努力提高和发扬中国民族艺术风格上下功夫,他勤奋苦练,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特色风格,一改西方的“水”与“色”渗化的“湿画”理念,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的“湿画”技法相揉合,注重“造型”的同时、强调“写意”,将书法、国画和西画相结合,大气,不饰雕琢,水分流畅滋润,色彩单纯而沉着,用笔潇洒豪放,画中洋溢着浑厚遒劲的书法功力。因而他的水彩画别开生面,为水彩画坛的开拓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