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布拉格:赐予卡夫卡灵感的查理大桥
标签:
布拉格查理大桥旅游原创摄影美图 |
分类: 如歌捷奥比 |
请点击音乐播放,让《伏尔塔瓦河》的音乐伴随你欣赏。
对普通人而言,布拉格的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一座有着656年历史的美丽桥梁,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早在1992年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但对出生在查理大桥边上的天才作家卡夫卡而言,查理大桥的意义非同一般。临终前的卡夫卡,让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
雅努斯在卡夫卡去世后出版的著名回忆录《卡夫卡对我说》中写道:“我经常会为卡夫卡如此钟情查理大桥而吃惊,他从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发现他竟在夜晚借着路灯的光亮在数着桥上的石子……”
捷克著名的思想家米哈尔说:“只有看了卡夫卡的作品,你才会理解这个犹太人对查理大桥的情结。比如《城堡》、《变形记》还有《走过来的人》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乡情。”
不管你读没读过卡夫卡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到查理大桥上走一走吧,看看这座赋予卡夫卡生命和灵感的大桥。
之后,或许你也就会打开一本卡夫卡的书。。。
百度百科对卡夫卡的成就是这样介绍的: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六十年代的美国 “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1、查理大桥位于布拉格市中心的大桥,连接着旧城广场和小城,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非常融洽。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2、傍晚时分,阴云笼罩着天空,顺着已昏暗的街巷向查理大桥前行,忽然路的尽头被阳光点亮,那个开心啊!阳光处就是查理大桥啦!
3、平时喜欢那些安静的街景,但在布拉格这些岁月感极强的建筑旁,似乎更喜欢熙熙攘攘的人流,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活力。
5、老旧的门楼,石子路,有轨电车的轨道,穿着休闲运动装的年青人,这样的情景有种特殊的感觉。
6、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呵呵,禁止驶入的标志快被覆盖了,难不成也是小广告?
7、从哥特式门楼中走来的风衣男。卡夫卡当年一定经常从这里走过。
9、查理大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10、圣约翰是波希米亚最受欢迎的圣人,传说抚摸雕像下的两块浮雕好运就会降临。据说他被瓦茨拉夫四世扔下查理大桥时天上竟然出现了五颗闪亮的星星,现在这五颗星星就环绕在圣人的头上。
11、现在桥上的雕像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
12、看到扶栏上那个金色十字架了吗,那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16、从桥上可以看到周边这些漂亮的建筑,画着精致图案的建筑让这座城市十分耐看。
20、查理大桥上有不少这样的艺人。我们去的那天可能太冷了,没看到那些驴友们常提起的民间音乐家。
21、伏尔塔瓦河被称为捷克的母亲河,她在捷克人心中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30、到了小城一端的桥头门楼,如此密集的雕像真让人目不暇接。
32、无数震撼的建筑,众多传神的雕塑,布拉格就这样深深地印在心中。
33、这时的阳光又已隐去,寒冷与饥饿同时袭来,赶快钻进一家中餐馆,6个欧的自助餐,现在想来很平常,但当时觉得是那么的香。
34、晚餐结束,正是蓝夜时分,在没带角架的情况下,寻找可倚靠的东西再拍拍夜色中的查理大桥。
36、回旅馆的路正好沿着伏尔塔瓦河,就一边走一边拍吧!只可惜手持效果不行噢。。。
37、这是第二天从布拉格城堡的半山上拍的查理大桥。春天时分,怎么那树如秋天般绚烂?
38、在《伏尔塔瓦河》的音乐中告别伏尔塔瓦河,告别赐予卡夫卡灵感的查理大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