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忧伤与喜悦

标签:
随园心砚喜剧陈道明忧伤喜悦 |
最近到影院去看了一部票房已12亿的喜剧片《泰囧》,走出影院时为如今笑点太低而感慨良多,心中竟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几天后,又去看了人艺的只有两位演员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剧场的座无虚席,散场时长时间的掌声,演员一遍遍的谢幕返场,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过瘾的戏剧了,好久没遇到这么耐人咀嚼、令人回味的幽默了,心中涌动着一种喜悦,为人艺、为不熟悉的导演徐昂,为公众熟悉的主演陈道明、何冰和表演指导宋丹丹。相信刚刚仙逝尚未走远的人艺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老先生一定也站在剧场,为后继有人而鼓掌。
同是喜剧,一部是票房惊人,一部是弥久难忘。喜剧啊喜剧,你是让我忧伤还是喜悦?
《喜剧的忧伤》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演出结束演员谢幕返场多次,观众仍久久不愿散去。
摘自《喜剧的忧伤》百度词条:
主创人员:
导演/剧本本土化:徐昂
编 剧:三谷幸喜
艺术总监:张和平
表演指导:宋丹丹
舞美设计:曾 力
灯光设计:陈 崴
《喜剧的忧伤》是陈道明暌别舞台三十年来,重归话剧的“回炉”之作。陈道明曾是天津人艺的演员,1978年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当年他在中戏演出了毕业大戏《无辜的罪人》后,便开始演影视剧。在话剧《无辜的罪人》中,陈道明扮演被遗弃的孤儿聂兹那默夫,他蔑视一切的同情,当他知道一个著名的女演员为自己求情得罪市长一事后拍案大怒:“你越是怜悯我,我越是憎恨你!”,这一刻的表演,被陈道明的中戏老师马惠田评价为“很好,简直是奇妙的瞬间!”。因此,此次加盟人艺的话剧,是他30多年后首次重返舞台。
话剧《喜剧的忧伤》是人艺青年导演徐昂根据日本编剧三谷幸喜的作品《笑的大学》改编的作品,全剧讲的是一个剧团编剧和剧本审查官之间发生的喜剧故事。据介绍,在英国版中扮演审查官的演员,正是电影《哈利·波特》中校长邓布利多的饰演者。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演员凯文-斯派西担任艺术总监的英国老维克剧团也曾演出过该剧并大获成功,导演徐昂也是看过老维克剧团的版本才决定挑战执导该剧。
在中国版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则改成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人艺对《笑的大学》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后,定名为《喜剧的忧伤》,在剧中陈道明将饰演一个文化机构的审查官,与何冰饰演的编剧进行一场延续多日的争论。该剧为“对子戏”,也就是双人话剧,难度系数很高。两人将在舞台上上演一场对手戏。
剧情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硝烟弥漫之时,日本一家小喜剧剧团的编剧,带着新剧本前往戏剧审查科进行例行审查,与刚从战场调任归来的审查官相遇……
日本著名剧作家三谷幸喜笔下的这个故事于本国公演后广受好评,其他国家纷纷引进。俄罗斯、英国、韩国等国家将该剧本土化处理后搬上舞台,各放异彩。
心怀梦想又肩负整个剧团生存压力的编剧一次又一次拼命地完成审查官苛刻的剧本修改意见,但是七天后……[4]
票房情况
据悉,陈道明演喜剧的消息曝光后,有过百万观众打电话积极订票。这部话剧开票第一天就卖出60万票房的好成绩。
离首演还有些时日,全部18场演出16200张票一张不剩,全部卖光,按首都剧场平均200多元一张票计算,该剧总票房收入应在350万元左右。话剧《喜剧的忧伤》创造了纪录,创下了近20年来北京话剧票房的一个奇迹。
幕后花絮
17场演出于开演前一周票房全部售罄,《喜剧的忧伤》开创了一个北京人艺票房新高潮,两个人演出精彩自不必说,而关于该剧排练的幕后花絮也同样看点颇多。不仅如此,也让我们看到演出火爆票房背后的辛苦付出。
高温酷暑排练厅拒绝空调
由于该剧只有两个演员,所以对演员精力、体能方面要求甚严。第一天排练就连续七个小时站在排练场上不休息,除了敬业,陈道明和何冰内心的艺术亢奋也由此可见一斑。在排练过程中,本剧的排练厅成了全剧院最热的空间之一:两位演员为了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无论怎样酷热,都坚持不开空调,生怕冷热温差大导致生病或是嗓音受影响,终于成功地使排练厅成为全剧院最热的地方。
精美说明书设计思路源自陈道明
来看戏的观众对这次《喜剧的忧伤》说明书肯定不乏惊喜之感,说明书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页采用米色珠光纸,内附半透明的硫酸纸,用金黄色丝带装订。而这独特的设计由陈道明全程亲自参与,几易其稿后才确定为如今呈现的这一版。观众看到的内页主人公剪影图也由他亲手绘制,被剧组戏称为最大牌的编外平面设计。
追求完美道具眼罩香港定制
三十年未登话剧舞台,陈道明的首次回归对细节把握程度近乎完美。看剧本之初他就亲自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设计了“独眼龙”这一身份——一个在二战中英勇负伤的军官。这为剧中人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合理性支撑,让接下来剧情发展的更符合情理,也使得人物内心更为丰富立体。当然有了身份接下来还需要道具配合,一个眼罩成了不二之选。如何让眼罩更为逼真,陈道明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专门从香港定制了眼罩,而眼罩也成为了本场演出中的“特邀外援”。
公益活动
2013年1月18日,北京人艺《喜剧的忧伤》剧组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大学生戏剧的发展,深化培育话剧艺术市场。同时,北京人艺也将建院六十周年出版的全套理论书籍和音像制品捐赠给南京大学,加强与高校的戏剧理论共建,培养戏剧领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