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意外的布鲁塞尔

标签:
随园心砚布鲁塞尔跳蚤市场快乐 |
分类: 如歌捷奥比 |
在法国的长居证拿到后,第一个去的欧盟申根国家是比利时,倒不是它特别吸引我们,而是因为它离我们居住的阿哈斯最近。
去之前,先在网上做功课,查看了不少比利时游记,对首都布鲁塞尔的精彩评价几乎没有,倒是对一个中世纪小城布鲁日评价很高。于是,我们选择的目的地是布鲁日,而利用转车间隙,给布鲁塞尔三个小时二十分钟时间,打算到市政厅广场去看看。
出了布鲁塞尔火车站,顺着路人的指引,我们往市政厅广场方向走去。转到一条不太宽的街,正在给一幅街头漫画拍照,忽听先生在前面叫:“快,快,跳蚤市场!”我不以为然,以为又是象在法国时常碰到的周三、周六集市,还在心里嘀咕,今天是星期二,怎么会有集市呢?顺着坡道走到高处,眼前一亮,哇!一片不小的广场,满满的全是摊子。
来不及多想,先扎进去再说。刚看了几个卖瓷器木雕的摊位,兴趣就被勾起来了,东瞧瞧西望望,觉得什么都有趣。早就想去逛世界最大的巴黎圣图安跳蚤市场了,但一直没安排过来,想不到在这儿碰上了,先练练眼。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市政厅广场,就在这儿逛逛。
一对年轻的夫妇抬了两个老式箱子走过来,箱子顔色很特别,鲜艳的绿搭棕色,两人很兴奋,一付淘着宝的模样。我来不及羡慕他俩,赶紧投入到寻宝中去。
这个跳蚤市场真不老小,一个摊位紧挨着一个摊位。外面几个摊位还有个桌子或搭个架子放东西,往里去,东西就干脆摊在地下,有的甚至就堆在运货的纸箱里都懒得拿出来了。物品也实在是全,卖书的、卖瓷器的、卖钟的、卖灯饰的、卖家具的、卖画的、卖明信片的、卖邮票的、卖玩具的,还有卖旧衣服的、甚至有卖旧农具的,可以说你能想到的,这儿都有的卖,而且不少都是我们平时当破烂扔掉的。哎,你别说,还真有人买。有个老兄发现了一根蓝色的透明塑料管,质地不错,他先是琢磨了一番,大概想好了用处,就从一堆旧管线中将它抽出来,找摊主问价付钱。
摆摊的多,逛市场的更多,有老的,有年轻的,有夫妇同来的,有一个人独自逛的。有对夫妇推着童车,孩子在车里睡得香甜,夫妇俩各自拿着淘的宝在讨论如何取舍。逛摊的有不少是来自各地的游客,在火车上,我们那节车厢里有个日本女孩,想不到在这儿又碰面了。当然最多的还是本地人,他们或是拎着购物袋刚从超市归来,或是出来遛狗,还有的背着手专门来闲逛。逛摊人的态度也各不一样,有的不急不慌边走边看,见到有点意思的就拿起来瞧瞧;有的目标明确,盯住一个摊位不挪窝,一件件细看;也有的像我们这样,急急忙忙东瞧西看,什么都好奇但又漫无目的。跳蚤市场还像个服装博览会,穿着打扮什么样的都有,有的穿家常便装,有的穿户外休闲服,还有的穿民族服装。有个大高个子穿了件白底浅棕条纹的曳地连帽长袍,帽子有点象小丑帽,有着高高的尖顶,这使得大个子的个头更高了,在整个市场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真是市井百态,生动有趣。
当然,寻宝也是要有眼力的。先生看到一幅装在旧镜框里的布鲁日街景的淡彩画,还有一幅布鲁日运河的油画,想到我们就要到布鲁日一游,带幅画回去也是个纪念,一问价,50欧。转转再说。一圈转下来,先生又去看了看先前那幅布鲁日街景,然后告诉我,那是印刷品。
跳蚤市场是淘宝的,但各人心中的“宝”是不同的。对收藏者来说,那些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收藏品,于他就是宝,哪怕别人看来是垃圾。有位老先生可能是收藏旧报纸的,在几个放旧报纸的破纸箱里翻来翻去,翻到一张拿起来看的津津有味,最后喜滋滋地收入囊中。对平常人来说,那些缺失的很难找到的家用配件,可能就是宝。欧洲人很喜欢有年代的东西,平时经常看到一些白领拎着有年头的皮包,保护得很好的老家具更是经常看见,岁月的打磨让这些做工精良的东西都很耐看。日常用品有了缺损,修修还能用,但一些早年的东西现在很难配到零件,这些零件对他或许就是宝。难怪我看到有个摊位上有个破纸盒,里面全是各不相同的旧纽扣。想想要是有件钟爱的衣服掉了个纽扣,到处配不到,如果在这儿遇见了,心中该是多高兴。难怪那对淘到老箱子的年轻人,后来竟快乐得边逛边哼起歌来。看来,寻宝的乐趣真是无穷啊!
一圈转下来,看中的带不走,要不就是价格不合适,可能是时间紧太匆忙没碰到有縁的物件,反正什么也没淘到,但奇怪的是心中没有任何失落。
站在广场一角放眼望去,上午的光线恰到好处地洒在市场上,面包石地面反着幽光,背景那个褚红色教堂的墙面上,映着几棵树的枝影,每个人和每个物件都沐浴在阳光中,在地上留下长长的投影,一位艺术家打扮的摊主蓬松的披肩银发亮灿灿的丝丝分明,美妙的光线让一切都非常生动。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由得也想唱几句。
原来,在跳蚤市场不仅可以淘宝,还可收获快乐啊!
布鲁塞尔的跳蚤市场在欧洲小有名气,我们无意中撞到的这个人气挺旺。印象中欧洲的跳蚤市场多是周末举办,但我们碰上的这天是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