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该不该被严禁进课堂?
(2019-01-23 16:20:13)
标签:
思维智慧杂谈 |
手机该不该被严禁进课堂?
宋桂奇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19年第1期
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见此,打算效仿的河南某校,便组织学生对“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展开了一场辩论。
学生张强:我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没有道理。互联网时代,手机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现在突然来个“禁令”,让我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是否过于武断甚至有点“残忍”?比如说,有急事要联系家长,有疑难问题想查百度,没了手机怎么办?老师也经常说,中高考试题经常会涉及现实生活,要多关心国家大事,没了手机怎么关注?退一步说,就算在学习之余,和朋友聊会天,也能起到一种放松作用,对不对?
学生李丽:我觉得张强说的才没有道理。因为,手机“禁令”只限于课堂,一回家不就可以“享受解放后的生活”了?事实上,联系家长,学校有公用电话,也可以借用老师手机,还可以从代管的老师那里拿回自己的手机;如有疑难问题,请同学或老师当面讲解,显然更好;关注国家大事,可以回家看电视新闻;至于聊天放松,同学们就在身边,有必要舍近求远吗?由此可见,在课堂,我们完全可以和手机说Bye-bye!
学生刘娟娟:李丽同学认为,课堂上完全可以不用手机,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我仍然想反问一句:为什么用不上就不能带?如果按照山东的“条例”,一旦有同学把手机带入课堂,虽然他根本就没开机,我们也可以说他违反了“禁令”并进行处罚。问题是,这么做虽然“合法”,但是合理吗?所以,我觉得这个“禁令”对那些能自律的同学是不公平的!
学生丁一帆:我想提请刘娟娟注意的是,任何法规都是针对那些不能自律者制定的;一个同学从来不曾违反《中学生守则》,就能因为其自律而否定《中学生守则》存在的合理性吗?显然不能!据媒体报道,有一多半学生存在手机滥用情况,以致分散课堂注意力,影响体育活动,甚至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侵扰。试想,如果学校不加管制,只寄希望他们能够自律,又将会出现怎样可怕的结果?事实上,别说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面对手机能保持自律的又有多少呢?基于此,我对这项“禁令”举双手赞成!
主持人陆老师:听罢同学们发言,我首先想提供一个事实——就在此前两个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他们为何从国家层面来颁布这个法令?其目的就是为了规范那些自律性比较差的同学,以免他们因手机而影响上课注意力,占用正常活动时间,甚至妨碍社交能力,危害体质健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山东出台的“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这个“禁令”,是值得效法的;因为,它不仅能避免手机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防止师生间因手机而导致冲突,毕竟,“禁令”能让老师有章可循,使学生心中有数,这种行为边界的确定,诸如“摔手机”之类的过激之举也就不会发生了,对吧?
(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2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