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数家珍”如何用

(2014-06-25 18:44:24)
标签:

语文异见

杂谈

“如数家珍”如何用

          宋桂奇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20147月刊

先请看两个“如数家珍”用例:

①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寒暄了几句,他就忙着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古瓶之累》,《咬文嚼字》2013年第956页)

②姗姗使劲摇头说:不好不好,我的婚姻一点也不好。然后开始跟我诉说老公的种种“劣迹”,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比如,回家就玩手机、玩电脑,从来不做家务、不管孩子……(《别苛求太多》,《常州晚报》20131122B8版)

笔者以为,这两个“如数家珍”均属于误用。

据 刘洁修先生考证,“家珍”即“家中的珍宝”,最早见于《韩诗外传卷一•一九》:“赠之不与家珍。”“如数家珍”则源于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详见《汉语成语考释词典》2003年版,911页)自此而后,这个成语便习用至今,其语义亦不曾变化,如“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研,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田雯《古欢堂集杂著•二•论五言律诗》)、“他的同事觉得某特殊问题在他定是外行,不料他却能说来如数家珍,引起不少的惊奇”(邹韬奋《萍踪寄语》三一)等;故《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第6版,1104页)

明乎此,我们再来看前引例句。①中,若按其“常用义”(形容……十分熟悉)来理解,句中“如数家珍”的运用似乎不误;但如果联系其“字面义”,则其误便随之凸显——他就忙着“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一一介绍(他的藏品),这不是十足的废话么?②中,若据其“常用义”,亦语意通畅;但老公从来不做家务”之类的“劣迹”,怎么说也不能算作“家中的珍宝”吧?这或能启示我们:在使用有些成语时,除了要考虑其常用义之外,还应注意其字面义是否与具体语境相吻合;不者,就有可能导致误用。不妨再看一例:“我家的两个鸽子不翼而飞了。”此中“不翼而飞”,如果按“常用义”(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理解,可谓妥帖,但其“字面义”(没有翅膀却能飞)则明显与“鸽子(有翅膀”相抵牾,故只能判其为误。

最后,还想顺便提及199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成语题——“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ABC略)

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即是这个D。由于D句与前引例①几乎雷同,故转录于此,以为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