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2013-06-16 07:42:10)
标签:

文化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编辑转载:棣萼相辉的博客

作者:李茂

http://s14/mw690/7216b73agdf39ff79495d&690

 
    踏访竹林,莫约是我此行出差的一大乐事了。竹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可窥一斑。
   
     车出漳州南行约一小时,我们到了漳州生态竹林植物园。一枝冲天的竹竿立即映入眼帘,讲解员说,这是黄金竹,眼下正是拔节生长期。有风徐来,竹林霎时一片婆娑声,我举着数码相机,透过翠绿的竹叶,想把摇曳的黄金竹婀娜的身姿留下。
    “这个声音还不是竹林里最美妙的,当夜晚来临,人们可以清晰的听见竹子拔节的声响,那才是最令人陶醉的天籁之音。”讲解员是名中年男子,他的讲述同样让我们啧啧称赞。
 
    且观且行。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的凤尾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潇洒飘逸的佛肚竹,情韵幽深的湘妃竹、骨节劲奇的罗汉竹、秆紫古朴的柴竹……目不暇接。曾有一位英国科学家断言:如果说玉米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印第安人的文化与历史,则可无疑地说竹子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亚洲人的文明与历史。名目繁多的竹曾以“竹简”承载起数百年的历史,更兼大量的文字、绘 画、诗词、舞蹈与竹子有关。
    且听且行。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竹子开花曾被寓意为不祥,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属于竹子结籽繁殖的一个过程。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记载:“竹生花,其年便枯。”每年春季,竹子从地下的竹鞭上长出笋来,然后发育成新竹。
 
    且思且行。竹为儒佛道“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文化意韵。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竹既有美的意象,又与士大夫文人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
    同行的小姜,是北京城建集团公司的员工,这位东北长春的姑娘徜徉在竹林中,看她和《武汉建设》杂志的潘海涛主编翻看拍摄竹子的喜悦,看她聆听《建筑》杂志汪法频主编话竹的专注,我被她发自心底的欢乐感染,忍不住抓拍下那美好的瞬间。
 
    一顶斗笠被摆放在路边的竹丛上,人们对它视而不见,我恍惚的微笑,把它揽入镜头,只为它让我忆起若干年前,我在简陋的斗室里张贴的一幅字: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个时节啊,那个单纯的年纪,曾让我只遵循心灵向善的引导,无意惹尘埃。
    山岚处,又一阵风拂来,我驻步林间,“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的诗句遁入心海,目光极处,惆怅顿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长相思,倏远倏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