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里的桃花有故事

分类: 农耕文化 |
果品
圆明园里的桃花有故事


圆明园里,有桃花无数。特别是在西部的“武陵春色”景区,广种山桃。山上山下、溪水两旁,到处是粉红色、白色盛开的桃花。春天里,这里山花烂漫,山桃、碧桃、榆叶梅(也是桃属观赏花),一个赛着一个地开,此起彼伏,煞是可爱。

武陵春色景区在雍正的寢宫—万方安和的东北,这里有一个石洞,名桃花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过山口为桃花坞、桃源深处、绾春轩、品诗堂。
此景也确是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清溪环绕。这里植有山桃万株,东南部以叠石为胜,可乘舟沿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这和《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足迹多么类似!
画师沈源、唐岱在乾隆九年的绘制的《武陵春色景图》
乾隆皇帝少年时曾被雍正赐居此处读书三年,书斋名“乐善堂”。 乾隆九年时,这里正式更名为“武陵春色”。 乾隆为此还写有御制诗《桃花坞即事》。
果然,武陵春色的东边不远处,是“澹泊宁静”又称“田字房”,建于雍正初年,宫殿的外形是一个汉字 “田”的形状。
“田”意为耕地,中国有重农的传统,农业是历代皇帝关注的领域,这里是清朝皇帝每年举行犁田仪式的地方,是清帝观稼劝农之所在。雍正皇帝有多稼轩的“劝农诗”。多稼轩北边为印月池、知耕织。耕织农桑,是重要的民生,也是朝廷经济税赋的关键。
清世宗胤禛、雍正四哥的亲耕图!
PS:我国古代天子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称为“三推”,以示劝农。
乾隆中叶,澹泊宁静殿内收藏有元代画家程綮摹绘南宋楼璹的《耕织图》,并于壁间绘制“农器十具”图,是清代的“皇家农事和农具博物馆”,乾隆皇帝还并御制“多稼轩十景”诗。
秋季,凉风吹来,稻香徐徐,不输于兰香。乾隆皇帝在此观稼,体察农业生产。他认为这是“八百鼻功德兹为第一”,并写有御制诗一首。
园居岂为事游观?
早晚农功倚槛看。
数顷黄云黍雨润,
千畦绿水稻风寒。
心田喜色良胜玉,
鼻观真香不输兰。
日在豳风图画里,
敢忘周颂命田官?
清初的三位皇帝,在圆明园里建桃花源及周边景点,显示出其重视农业的情怀。
相关阅读:
从几个有趣的名字说起
圆明园里的桃花有故事
北京赏桃花的景点你去过几个?
定了:“晴耕雨读记乡愁”公众号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