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闲话围棋执子的手势

标签:
新浪我猜绝不不起不够 |
分类: 历史*文化 |
http://s4/mw690/721263a6hd2e86363a243&690
http://s13/mw690/721263a6hd2e8640a6ccc&690
http://s10/mw690/721263a6hd2e862eaf6b9&690
走了几十年围棋,看了几十年围棋书刊,发现一件怪事:居然至今未见到有人专门论及围棋执子(或拈子)的手势问题,无论专业棋士还是关涉棋界的文章家,都象是抱定宗旨,只论棋道、棋理、棋技及棋人棋史,而绝不染指围棋执子的手势问题。
是执子的手势问题太过微末而引不起棋家及文章家的关注和重视吗?还是执子的手势问题无关棋人的棋力、棋品及围棋的胜负而不值一哂呢?好象是这样。
但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
围棋与象棋、国际象棋的不同可以说上若干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执子的方式不同。后两者的方式是用食指和拇指捏(端)子或三四个手指撮拢拿(端)子,围棋的方式是用食指与中指夹(拈)子。在我看来,三棋中唯有围棋执子有手及手指的姿势、形态问题,也就是围棋的执子要十分讲究手势的合理、自然、优雅,而合理、自然、优雅的执子手势非经五年乃至十年以上的行棋磨练不能获致!
围棋的执子手势且不论其实用功能(后面会说到),它实在是一个棋人的“门楣”和外在标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你坐定于棋盘前,抬手动指之际,你的风度、气质至少该有一半已显露在你的手上!
日本棋士所追求的棋道,是指追求棋艺境界和棋人德性气度境界的高度融合,是指一种以棋为载体的内外兼修的人格境界。棋人执子的手势伴随一盘棋的始终,能说它与棋人的棋品和境界无关吗?
是的,围棋是智力运动,是艺术,棋艺之高妙并不取决于执子的手势。但我同样要告诉您的是,棋艺高妙的棋人的执子一定非常合规合矩、自然、优雅,因为内心对棋道的感觉支配着他的手及手指。即使棋艺不够高妙的棋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追求执子手势的合理、自然和优雅,努力使自己象一个雍容洒脱、具有棋品、追求棋道的棋人。
百度上搜“围棋执子的手势”,几乎空白,仅有一位木子风清的博客截录了日本动画片《棋魂》中她认为最漂亮的围棋手势。可见得日本围棋虽然近二十年成绩已落在中韩之后,但追求真正的棋道和围棋文化的精髓未必在中韩之下。对执子手势的关注和欣赏多少能说明问题。我觉得动画图中的手势还算标准,故在文前文后转附几图,以供阅读本文者参考。
http://s7/mw690/721263a6hd2e86b376df6&690
http://s7/mw690/721263a6hd2e86bab89e6&690
http://s5/mw690/721263a6hd2e86bf716c4&690
http://s13/mw690/721263a6h7b7da46e3adc&690
那么,围棋执子的手势如何才算合理、自然、优雅呢?
试着将右手中指指头的指肚一面轻压在食指的指甲上,中指因比食指长,就形成一个弧弯,侧看两指相叠有点象鹰嘴,其他三个手指自然地往两旁伸展,手形也就有点象老鹰展翅的样子。
这就是标准的执子(或拈子)手势。围棋棋手从棋罐内取子,会习惯性地将棋子夹入食指和中指之间,食指起铲、托的作用,中指起压住和固定的作用。夹的力量要适当,轻了棋子容易滑落,重了容易挤脱。围棋棋子分两种,一种是两面鼓的,一种是一面平另一面鼓的。因此,对不同的棋子,夹子的手指形态及力量就有细微差别,需有适应过程。
话说回来,电影《吴清源》中扮演青年吴清源的那位演员的手势还算不错(不知道有无替身),从拈子到落子的手势、手形很舒展,动作很利落。我猜他本来就会围棋。要知道,没四五年以上的棋龄,绝对做不出那种好看、优雅的手势、手形!
看到或听说过棋手拍棋吗?在棋手感到对手行棋明显无理有藐视自己之意,或经反复斟酌俚定重大决策,或在生死存亡之际施展必杀技等等时候,棋手往往有些兴奋情绪带到手上,加重了将棋子推放到棋盘上的分量,只听“啪”的一声,执子的手在瞬间完成了落子动作,那棋子往往就不差分毫地已停留在交叉点上。这就是拍棋。这功夫须得轻重拿捏得很准,要我说,没十年以上棋龄就做不了、也做不好,冒然去拍,不是拍不到位置就是把棋子拍飞、拍碎了,更有的就是把已在的棋子拍乱,乃至于搅了棋面棋局。
唠叨至此,要是哪位懂棋的朋友冷不丁甩过来一句:老兄,咱早改用鼠标了,不讲究手势了,我只好说,以上就算是怀旧吧。不过,我倒挺愿意在新浪围棋上向这位朋友讨教一盘,看看您的鼠标是否比我更能玩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