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

(2011-01-21 14:59:10)
标签:

绘本

图画书

故事

杂谈

分类: 绘本导读

“绘本”的发展史   

   “绘本”起源于西方,但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与统一的理论概念。”绘本“的英文叫PictureBook(图画书),日本也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

    而现代意义的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绘本这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则是源自日文。我国台湾地区的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与有图的“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不等于“有图画的书”。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绘本”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类幼儿图书与“绘本”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著内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

    “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书中的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

     “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好比是一部电影,“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使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一本优秀的“绘本”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如一本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不过也有许多的绘本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

  绘本实际也不仅仅局限于儿童也包括成人。绘本不仅是给儿童看的读物,而且,它也是“儿童文学”、“儿童美术”中的一环;不论是在图像或文字的部份,都有其特殊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则都是循着小读者的特质和需要所发展出来的。通过图文之间的默契,小读者自然能在两种媒介的带动下,淋漓尽致地达成他们的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