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的过程即是美——读耕林童书《大海的起点》

标签:
云图授人以渔不起我想封底 |
寻找的过程即是美
——读耕林童书《大海的起点》
文/虎虎昇威
孩子永远有问不完的“为什么”,面对孩子的问题你是直接给予答案,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发现答案?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自己通过努力、寻找发现答案。《大海的起点》中的科菲就是一个主动寻求问题答案的小男孩。
小的时候,就特别渴望见到大海;长大之后,依然想见大海,大海在我眼中一直是神秘的、浪漫的、诗意的、包容的等多种想象的叠加;现在有了孩子,依然想带着孩子去看大海……尤其对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看大海就是一个“梦想”,而关于大海的各种想象就是追梦的一部分。
《大海的起点》中男孩科菲参观了一个海洋艺术展,他发现每幅画都只画着一小片海,看不到全部,于是自己决定动手画大海,却不知道大海的起点在哪里。随后,他开始寻找大海起点,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大海的起点,画下了带来暴风雨的云彩,与扉页所展示的“大海”在形态上几乎一致,只不过色彩有所不同,而作者继续用她诗一样的语言引领我们寻找“大海的终点”, 于是,我们从书的扉页看到封底,从封底再转到扉页,循环往复,一直看下去,起点和终点已不再重要,我们在寻找之中不断发现更多的美。
http://s15/mw690/0025tpJtzy6I68QCsgeee&690
http://s16/mw690/0025tpJtzy6I68Qnyiz0f&690
http://s1/mw690/0025tpJtzy6I68TSaEE40&690
于是,我想关于“大海的起点”这个答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科菲亲身经历了寻找的过程,并在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每个人对于起点的回答不尽相同,这些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忙于生活和工作,不经提醒还想不起寻找大海的起点,却同样享受寻找过程中的各种美好。大海的起点是什么?是在行程的尽头,未到达的彼岸吗?还是大海的中央向外喷水的肚脐眼?还是海豚翻跟头的地方?其实,“大海的起点”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开启这次寻找之旅的契机,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有多少优美的风景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呀!
http://s14/mw690/0025tpJtzy6I68Uanut6d&690
http://s12/mw690/0025tpJtzy6I68UpH6P8b&690
http://s7/mw690/0025tpJtzy6I68UDcc6e6&690
http://s2/mw690/0025tpJtzy6I68UUq9H01&690
科菲努力寻找大海的起点而不得,当暴风雨来袭,却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外遭遇了“大海的起点”,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是风雨之后的彩虹,抑是人生阅历积淀的美丽邂逅。作者安娜玛丽·梵·哈灵根用她女性特有的浪漫情怀和笔触,描绘了科菲寻找之旅的起起伏伏,浪漫、惊喜、神秘又饶有味道,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海上风云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