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如不动的TA#既来之则安之241212

(2024-12-12 14:36:57)
12月12日  周四  雾&小雨

   最近天冷,又开始吃肉,且吃两餐不觉够。前天煮了水煮肉片,昨天下午三点左右再吃了一餐,到睡觉时肚子饿了,起床再热了吃完已是晚上十二点。一点左右才睡觉,快九点起床。没做梦。不确定是有开始吃肉,还是因为天气冷,不仅吃的越多身体也重些、瞌睡也多了。诚然,素碗千斤重不是谁都端得起。

   挺冷的,翻了一件旧毛衣出来穿上,怎么都觉得太旧,便去挂着的衣服里取了一件新的穿上。
   边洗衣服边洗漱、吃早餐,看短视频(梁冬讲生命和物理的话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了三四遍)。
    意识是我执、是信息,有如波浪、音乐等能编码的东西,意识最后和物质一样,变成信息流。意识和物质在本质上是一元的、是统一的,心物一元。面前的人,很可能不是真实的肉身,他是我大脑的一个假象。同时,我在他的面前也是一个假象。那么,是谁在感受那个假象呢?这个意识是自我意识呢还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Ta呢?
    曾经想过视频的内容,某些视频也如此,有种说的是自己想过、和自己想的一样的感觉。身边的所有人、物质及遇到的事情,都是假象和虚幻。那么从出生便开始感知这一切的到底是谁呢?
      灵魂吧。科学还为触及到的,所谓被囚禁在身体或地球上的灵魂吧。有如游戏被设定,一次又一次地来感受,或升级或降级地轮回,是升是降大部分在天意或者说游戏的设定者一部分也在自身,有如了凡四诫里讲的,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游戏最终的通关或许就如视频和佛学里讲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而终止轮回的游戏。那么,那个如如不动的TA,是谁呢,神、上帝,佛?都是,也都不是,是我们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佛,是自己的上帝,自己的神。心神、神穴,心中自有佛在、上帝的视角,类似的词语都说明人人都具备这些特质或潜质。
   小时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时常会想一些如今看来还蛮抽象的问题,比如:我在这儿,这么想的,自己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其他人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如如不动的TA,那个TA是唯一的存在,还是多个?是灵魂吗?人人都有灵魂的话,那自然是有很多的灵魂了,那么这些灵魂是独立的还是归一的呢?有如混沌初开,又都归于混沌。有也无,无也有。存在过,同时又没有存在过。
   买的《金刚经》开了个头就没抄写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比灵魂伴侣更有吸引力哦。
   11:30开始站桩,一个小时多一点结束。与其说是站桩,这两日更像是在打太极。只需站好保持逆腹式呼吸,不用力地听凭身体的感觉而动。脚、小腿很快就暖和起来,手及指尖上的凉需要半小时左右才暖和,也和之前暖和了再变凉不同,一旦暖和了便持续暖和着。气息在脖子下面的一手掌位置、肩头、肩胛骨里处、大腿和臀相接的缝隙处时皆有些痒或微痛。听凭这些微妙的感觉,慢慢地拉伸、摆动身体及四肢。由两个月多一点的无极桩自然过度到太极,有种无师自通的感觉。有些功法并非是一招一式地去学来的,创立的人或许为了方便他人领悟才创立的所谓的招式。“极”这个字博大精深,奇妙无穷,本就没有界限。人、各种动植的身体构造、特性,本就神秘、有趣和无穷无尽,即便是拥有几千年的文化,我们也所知甚少。
    

   再有一个视频(清华大圩彭凯平),特别重要的三个心理学公理:
   1、构造原则: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我们人心的产物、都是我们构造出来的。调整心态、改变视野、改变知识、都可以改变我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就会知道用心关心练心的价值和作用。
   2、环境调节:人也是情境的产物。我们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收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人这一辈子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变来改变的,所以你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改变外在环境改变你自己。心情不好、痛苦、愚蠢的时候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而改变心情、提高智慧。
   3、频道作用:内心的活动、和环境的冲突,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宣泄出来,而且影响很多人,有如涟漪效应,因此提倡积极心理学。

    物由心造,心外无物之理吧。
    即便世间虚幻、游戏一场,有如了悟站桩或太极的始祖,或书写经典的人,若没有他们所留下的要点或功法,也学不到经典及精髓。身为家里、家族,乃至人类的一份子,既来之则安之,从自身及身边开始,能做点什么就是什么了。个人,乃至人类,实在之渺小,与其狂妄不如谦卑。
 
   16:19 一整天没心思卖衣服。也该做今天的第二顿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