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还能在电视上播,还被推崇!第一反应就是我也恋爱脑,我也不喜欢自己恋爱脑,难道因此就廉价了吗?
那女的不过是,有个好妈,若她没有个有能力给她订酒店、有预见性、有保护女儿意识的妈,她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不也和那个女孩一样照样住男友家了吗。若那女孩的父母和她妈一样,她又能是个恋爱脑吗?
那男的,"廉价"两个字怎么能说得出口,而且还是在公共场合说一个女生。。。显得他很正义似的。。。
把女生引进家门的是男方,开始嫌弃的也是男方,既然嫌弃就不要有结婚的想法。难怪女性越来越清醒,傻傻的不清醒行吗。。。恋爱脑,廉价吗?”。
又问:我也是恋爱脑,我廉价吗?于是,把笔记本上的等号上画了个斜线,去他放的屁的说法。
下午躺在沙发上也睡不着,就认真想了想,一路上吸引我的可以称得上喜欢几人有哪些特质,喜欢他们的什么?不想不知道,又解答了一个多年的疑问。
都有一种从内向外散发出的自信,幽默,胆大,有才识,友善或丰富这类似的特点。无一例外,家里物质条件都相对优渥,否则也养不出那样的孩子。即便他们有意向我伸手,我也只有躲闪的份,后面要不就作。于是,不久就消失于人海。曾经非常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一个都抓不住?于是给出了一个相对具体点的答案:
他们都是安全型的人,会自动筛选掉回避或焦虑。
这就是所谓的命或业力,是人生剧本早就规划好的。
晚上十点过就睡了,快两点口渴醒了,玩了会儿羊了个羊,困了就接着睡。睡得不深,被楼上的拖拉柜子似的声音吵醒,翻来覆去就睡不着了。又拿起手机刷,一个视频说身体寒湿不单是跟吃的食物、受凉或催空调有关,更多的是郁闷生气、心寒、肝气郁结导致的。刷过去了,一会儿又一个同样内容的不同的视频:
难怪这两月小腿不舒服的寒凉,与以前和我爸住一起时一样,五六月小腿不暖和。。。今年七八月也不暖和,以为是吹空调弄的,想来也没吹多少,还穿着袜子保护的。也难怪胸口被压着一样的不舒服,以前还现在都是心寒和肝气郁结导致的了。
于是,又骂骂咧咧:
下午那个视频还没骂完:因为那女的说她现在有了个儿子,要是以后女生未婚前留宿她家,她也会介意的。亏她能坐在点评位置上,她和视频里男方家有啥区别,她能养出真正的内心富有的儿子来吗?她脑子一根筋的狭隘,就不配有儿媳妇,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修行修心的导师说"关系里谁痛苦谁调节"。的确,是这样。所以,有些女人要么抑郁要么做个泼妇,二选一,根本没有第三种选择。我很幸运,选一不好玩,所以改选二了。想来也只有强悍的女人才做得了泼妇,要么爹妈养出来的要么被社会毒打出来的。
还不忘调侃一句:想来还真有趣。
到早上七点才又睡了一觉到十点过,但不断的在做梦:
梦到一个医生似的人对我挺好,邻家的婶子和弟弟妹妹来了,那个医生一眼就看出婶子身体不好,帮她把脉带她去拿药。我对他似信非信,不确定婶子是不是真的身体不好,更心疼婶子就这么花出去老多的钱。我掰开婶子的手看,那手软踏踏的、手心脉络一清二楚地往一边跑,像是有妈妈那种手变形的前兆。但,我依然对那个医生心生怀疑,怕他是糊弄骗取婶子钱的,他又啥也不说。
这个梦,很好解析,所以也不用解析了。
昨天,又收到了同学寄来的月饼。怎么说了,说了很多次不用寄了,要么我付钱给她也行。
高中的闺蜜,大学、工作,几次和她断过,然后又好了,一切都像是很好的闺蜜的样子。离婚后,我便彻底地做了决定,再后来就干脆屏蔽了,那次直接把屏蔽了几乎所有曾经有联系的高中同学。后来她大概是开了个手工作坊之类的,会给我寄粽子或月饼过来,开始收到时还是有些开心的,毕竟相交多年,即便如此也没有解开屏蔽。后来就一次又一次地不用寄了或者给钱给她,她依然如故。想过,是不是该直接拒收退回去,可又没真正的那样做,想来也不到那一步的。
去年端午节,我在老家本也要买粽子,她又寄到城里,我说你都是做来卖的要不我付钱还可以多寄几个,她说都订出去了不够出货。今年端午依然寄,我依然说不用寄了,告诉她说已经不住哪儿了,她问住哪里我也没说。昨天早上接到快递的电话我就知道是她寄的,于是让转过来。下午就拿到了,下午拖到晚上,晚上拖到今天才联系她。
老实话,再后来收到之时早没了起初的开心,然而会让我想起一些不愿想起的事,像是一条想剪也剪不掉的线。以前该说的都说了。于是联系她说“月饼收到了”,并配了个抱拳的表情。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人生无处不风景,无谁不过客。也说“十年了,放下吧,都好好的就行”。即便有过很多过去,但很清楚我和她有太多的三观或价值的不同。或许她没变,我也没变,只是人要长大,要面临选择,多少次都希望她不要再寄了。
就那么发过去,也和GX这个无声无息的树洞说:这么说是不是很过分。
正独自东扯西扯的时候,她回复说“你不是过客,你是常客。你好好的就行!”
这话怎么看怎么不对付,像是被屏蔽的是我一样说过客的是她一样,我说的都好好的就行、句号,她回复的是你好好的就行,叹号!这话,和那句“你还要追求个啥”有相似之处。
不得不说,这钝感力和自信真不是学得来的。于是也回复了一句“你好好的就行!”
这就是敏感和顿感的区别。读书在一起的相识,很单纯,遇见了就是遇见了。再后来复杂多了,不同的认知、经历、三观才是去留的关键。
于是,对“钝感力”这个词非常的不感冒起来:
敏感和顿感,孰优孰劣?
看心理学书时,似一切的痛苦都来于敏感,于是练习顿感和厚脸皮,到现在脸皮厚了也没觉得一定是好。
渐渐的感到,伤害敏感的其实就是身边的钝感。这两个词,显然立场不同。社会规则像是:处处受伤练就的敏感又处处被二次或多次伤害,而那些顿感的处处只管自己还处处被褒奖。心理学或修行修心的似不讲:钝感力强的人可能会太自我而伤害身边人,即便你不痛苦,你也应该学着看见他人的敏感、不开心、欲言又止或受的伤,承受的苦,是否也不应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是也要为家人、他人乃至社会去修行或修心呢。
早上脑子里冒出过一句话:对社会及某个人的评价是从他怎样看待和对待弱小的人、动物或者不理解的事物来的,对他们是否宽容,接纳,包容,友爱,或者提供帮助等。
睡不着时,再次感慨:人生就是没有剧本的戏,是主角,也是配角,更是观众。家庭、职场是最主要的道场。然后,想起曾说本以为自己的主角呢,结果圆圆才是真正的主角,它是被派下来的,我是它的配角。后面听到它在呼唤,说它在叫声像狼叫。。。想起之时,都还是害怕的,起鸡皮疙瘩。。。
经历,有些经历可以言说,有些却只能自己藏着。因为那不符合常规、不正常。向来简单,也喜欢简单,却有不些简单却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就如,天天看着的手机推送的短视频,有的能学知识、有的能治愈、有的很玄妙或深奥只能看个热闹,有的一眼就能让你骂骂咧咧。。。可我不知道大数据的推送,为啥就推给我了,被我看到了呢。
脑袋里总有一句没一句地跳出来,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还真是理解不了。然后,又想起秦始皇焚书和统一度量衡,一个是过一个是功,他的出发点不是一个吗?
那次,我把书柜里的很多书都丢出去扔了,似说它们是不好的、害人的书,似认定书皮是绿色的都被扔出去了(太久了记不得了),因为上班时搞家训的公司里的一个小妹妹按“校长”教她的数字算法告诉我说不要穿绿色衣服,然后就扩大化了。。。
近来的确是不太想看书,不知道该看什么书。昨天还看了一个个人出书要多少钱的广告,像是便宜至极,人人都可以出书的。
《集体的失忆》说:
、 现代人是活在一种虚构的现实里
、所有的生命中,只有人类不快乐,不快乐是人类发展的副产品
、所谓个别的存在,甚至看起来独立的生命,其实也不过是从局限的五官接收的片段信息延伸出来的,时空、经验、因果是虚构的,都是头脑的产物,连‘我’还只是头脑的产物,一样是虚构的存在,我、你、其他,其实全都是头脑投射出来的”,其实,没有什么存在。存在本身是头脑的投射。
、身体、本身就是业力的组合,就是要符合业力的运作。然而,业力有它自己的运转,非要完成它自己不可;一个人即使解脱,只要落在身心,也就自然会有业力;抵抗业力,一点用都没有
、一个人解脱,自然就可以活出真善美,活出真善美,自然为我们带来宁静和平安,让这个社会更和谐
、最大的信仰,其实就是突然发现——我们人从来没有跟神分开过。我们其实就是神,也就是一体,也就是上帝、佛性、也就是本性。
、只有人类,有足够发达的头脑——让我们建立一个头脑虚构的世界,同时带给自家一连串的痛心和苦难。经过千百万年的制约,到今天,我们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的念境,也才生出一个醒觉的观念。
、我们跟宇宙的来源是一样的,本来什么都没有,最多只能称一体,或者一个全部的潜能。我们人生的故事,是一个自己包含自己、自给自足的幻想。我们所拥有的人生,是千百万年累积的产物。一个人不光是从出生就被父母亲友和周边制约,接下来的一生,到最后一口气,都活在重重虚构的制约里。这个一生的制约,反映的其实是人类世世代代千百万年的制约。从时-空的层面来看,不可能一夜消失。
、严格讲,一个人其实没有来过,也没有走过。最多是这个人间所见的身心,透过业力组合、消失,再组合、再消失。
书还没看完。这些内容,看起来都懂,又时也非懂。就像看窗外及眼前的一切,有时觉得它是虚幻有时又觉得真实存在。
或许,我从来的信仰就是那句:佛在我心,心中自有佛在。不知从何时开始的,但的确是老早老早了。儿时上庙的时候、角落里听故事的时候,怕黑怕鬼的时候,被看不起或自我谴责的时候,被水冲走又冲上岸捡回一条命的时候,我爸摔碎了佛像心中忐忑的时候,高考的时候,找到工作的时候。。。这就是感到心情不好会下雨和天上有人护着我,圆圆是被派来陪我的,这些念头的来源吧。之前还不知道信仰的意义呢,突然就明白了,这就是信仰的意义,一次又一次的拉着我往前。这就是业力了,一代一代由祖辈们累积的业力。于当下的自己,所有的那些时候,像真实的发生过又像没有,仅是一种记忆或念头。即便是自己,也就是“我”,有时的确仅是一个念头,即便这个念头也是变幻不定,身体如行尸走肉般的在做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