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水巡邮(14)
士子楷模侯德榜
罗文华
由天津大学与天津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话剧《侯德榜》,近日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上演。天津大学建校120周年原创献礼大戏《侯德榜》,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的国家级项目“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入选项目之一,旨在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奠基者、著名化工学家、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教授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和精神。全剧展现了侯德榜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这位“科技泰斗,士子楷模”的赤子爱国之心、振业兴邦之志、鞠躬尽瘁之情、实事求是之魂,用其笃信科学、实业救国的崇高精神感染一代学子。
侯德榜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天津的骄傲。侯德榜(1890—1974),名启荣,字致本,福建闽侯人。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再入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次年获制革化学师文凭。1918年参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1921年,侯德榜接受天津永利制碱公司总经理范旭东的邀聘,离美回国,承担起续建碱厂的技术重任,出任永利技师长(即总工程师)。1926年6月29日,永利生产出超过卜内门的优质碱。同年8月,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的“红三角”牌纯碱被授予金质奖章。1927年起,侯德榜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塘沽碱厂厂长。1934年,永利公司为了“再展化工一翼”和生产化肥,决定建设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硫酸铵的南京铔厂,任命侯德榜为厂长兼技师长,全面负责筹建。1937年1月,这座重化工联合企业建成,一次试车成功,正常投产,技术上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该厂与永利碱厂一起奠定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基础。1945年日本投降不久,范旭东逝世,侯德榜继任总经理,全面领导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工作。他立即组织恢复永利塘沽碱厂与南京铔厂的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侯德榜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并任化工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起,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侯德榜受聘担任永利制碱公司总工程师时,身为留美博士,却整天穿着一身蓝领工装、一双工作胶靴。他把西装收进箱子,说:“这西装留到庆功会上再穿吧!”就这样,他吃住在厂里,攀高塔,钻炉窑,日夜奋战,从不提及家庭之事,同事们都以为他还是单身汉呢。经过十几个月的奋斗,“永利”开工投产,中国第一次有了国产的纯碱。侯德榜力敌外商的经济高压,顽强探索,精益求精,使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荣膺金质奖章。总工程师侯德榜这才从箱底取出西装穿上,容光焕发地参加全厂的庆功大会。
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到美国纽约演出,引起轰动。侯德榜此时正在纽约,但因工作繁忙,始终未能抽出空去观看演出。1936年,梅兰芳剧团在永利上海办事处附近的剧场演出,几位好心的同事买了戏票,陪同正在上海公干的侯德榜去看戏。梅兰芳演出了他的代表作《贵妃醉酒》,令观众如痴如醉。谁料,此时的侯德榜竟又香又甜地睡着了。同事们轻轻推了他一下,他只是支吾了几句:“太累了,太累了……”便又侧头睡去。侯德榜的一生,永远在鞠躬尽瘁地工作。
在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与奉化道交口东北侧原有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楼,它曾是侯德榜的居所。20世纪20至30年代,侯德榜与美国著名制碱专家G.T.李先生同住在这座小楼里。
1990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第二组共四种,其中一种即是纪念化学工业学家侯德榜。侯德榜纪念邮票发行后,很快就有人指出该票出现多处知识性错误,认为它属于“错体票”,后来曾经一度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有些报刊也发表过相关的文章。有人甚至认为,“从我国邮票发行历史看,在同一枚邮票上出现如此多的错误是从来没有的”,但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该票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我在天津集邮市场买到过侯德榜纪念邮票的错版、正版及相关邮品。长期以来,该票错版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正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