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水巡邮(12)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发行《钟馗嫁妹》
罗文华
1996年5月15日,《天津民间彩塑——泥人张》小型张在海内外公开发行。这是天津题材的邮票首次在国际邮坛亮相,各地集邮部门和众多的邮迷十分看好,成为邮市的一个热点。
《天津民间彩塑——泥人张》海外小型张由俄罗斯图瓦共和国邮政发行。画面选取“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的大型彩塑《钟馗嫁妹》的一部分。这枚小型张在印刷上采用隐形齿孔新技术,不仅有助于防伪,也使国内邮迷第一次见识到国外的邮票新工艺。
“钟馗嫁妹”是中国古代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唐代开元年间,在终南山下住着一个人称钟学究的秀才,他的妻子因梦见天上的魁星下凡而生下一个儿子。钟秀才依照妻子的梦给儿子取名为钟馗,寓意他日后独占花魁,考中状元。父母先后谢世,钟馗与妹妹媚儿相依为命,过着穷苦的日子。等到可以进京赶考了,但钟馗家里一贫如洗,好心人杜平给了钟馗二十两银子。钟馗非常感激,拿了盘缠就立即去赶考。钟馗文章做得极好,终于名列榜首。但等到皇帝殿试完召见状元时,看到钟馗面目丑陋、狰狞难看,就不肯点他为状元。钟馗是个性子很急的人,他看到皇上竟然因为自己长得难看而不肯点为状元,气得连声大叫冤屈,愤然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将其安葬。钟馗做了鬼王后,为报答杜平对他生前的恩义,遂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杜平,并亲率众小鬼送往杜家。“钟馗嫁妹”是古代绘画和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泥人张”的《钟馗嫁妹》,是彩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代表作品之一,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组大型彩塑创作于1924年前后,以三段式的结构布局,包括第一段20人的仪仗队,第二段小妹乘轿等5人,第三段钟馗骑驴等4人,共计29个形象。它标志着“泥人张”彩塑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发行的中国“泥人张”作品《钟馗嫁妹》邮票小型张,图案选取原作第三段,即骑驴的钟馗和打伞、挑担、牵驴的三个小鬼。这枚小型张的发行,是为了纪念中国邮政100周年暨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在北京举行。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原系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为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唐努山,故名。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旗各设总管一员,由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1924年,中部俄占二十七佐领之地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被并入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1948年又宣布改为图瓦自治州,1961年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改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唐努图瓦发行的邮票以异形票为特色,颇受各国集邮家重视。
1996年5月15日,俄罗斯图瓦共和国邮政发行的《天津民间彩塑——泥人张》小型张开始在天津各集邮门市部发售。小型张的设计者孟祥斌和“泥人张”第五代传人张乃英,在东楼邮局为广大集邮者当场签名。这枚小型张我曾在天津集邮市场买到过。
1996年5月18日至24日,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在中国北京举行。为纪念亚洲邮展在中国举行,1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以中国为内容的集邮品(包括邮票和小型张)。这些邮品有冈比亚发行的《世界名人——邓小平》、圭亚那发行的《北京颐和园》、格林那达发行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瑙鲁发行的《南京六朝石刻——辟邪》、坦桑尼亚发行的《西湖》、斐济发行的《浙江雁荡山》、多米尼加发行的《黄山》、巴布亚新几内亚发行的《中山纪念堂》、尼加拉瓜发行的《黄鹤楼》、乌干达发行的《西安古墓壁画》、圣文森特发行的《大足石刻》、也门发行的《国际都市——上海》、加纳发行的《虎门山道观》、多哥发行的《河南帝后礼佛图》等。这些邮品均以中国的人物、风光、建筑、艺术为内容,将中国的文化和风光浓缩于方寸之中,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发行的《天津民间彩塑——泥人张》就是其中的一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