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果“拯救”巴黎圣母院

(2019-05-18 00:13:51)
分类: 藏品藏识
雨果“拯救”巴黎圣母院

——说洋钱之二百五十八

罗文华

   
本文作者收藏的1985年法国10法郎银币(正面)

 
本文作者收藏的1985年法国10法郎银币(背面)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全哥特式的教堂,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位于巴黎城的中心,矗立在塞纳河畔,是古老巴黎的象征,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和欧洲文明的光彩,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的大部分财宝被破坏或掠夺,雕刻品被移位,塑像被砍了头,只有大钟侥幸没被熔毁。这座千疮百孔的教堂一度被改为“理性圣殿”,后来甚至变为藏酒的仓库,直到19世纪初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1831年,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艺术地再现了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社会。由于雨果在这部小说中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浪漫诗意的描写,加之他笔下那些生动的人物和感人的情节,使得很多读者产生了美好的向往,都希望修建当时已是残破不堪的巴黎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政府的关注。1844年,开始修复巴黎圣母院,历时23年,终于再现了它那久违了的神采。可以说,是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拯救”了这座大教堂。雨果成功地把这座一度被遗弃的古老建筑,重新打造成为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圣殿。而巴黎圣母院的重现光彩,也使得这部同名小说更加著名,扩大了雨果的文学影响。
       1985年,当雨果逝世100周年时,法国发行了一套三枚纪念币,以纪念这位大文豪。我便存有一枚法国1985年10法郎银币,正面铸有维克多·雨果头像和姓名,以及“1885—1985”字样,背面除铸有国名、面值、发行年份、雨果手书体签名外,主要图案选自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的插图,右侧为巴黎圣母院建筑的正面。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大多是通过欣赏小说《巴黎圣母院》及其衍生的电影、连环画,第一次知道这座建筑与这座城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蓟州文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