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号“永”字多
——说洋钱之二百五十五
罗文华
本文作者收藏的古代日本宝永通宝铜钱(正面)
本文作者收藏的古代日本宝永通宝铜钱(背面)
随着日本天皇明仁的退位,“平成”这一年号也将于2019年4月30日完成历史使命。新的年号的用字,成为日本乃至世界近期热议的话题。年号制度是中国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开始采用,日本则是现在唯一仍在使用年号的国家。汉字与中国文化相伴而行传到国外,日本大量吸收、借鉴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借用了汉字这种文字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又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日本特色。天皇的名字从本土的日式名转为重视汉字意义的双字名;年号的用字也从浅层次记事转向深层次寓意,而且须源自中国文献典籍。
据统计,日本年号使用过的汉字,10次以上的有:“永”29次、“元”27次、“天”27次、“治”21次、“应”20次、“正”19次、“长”19次、“文”19次、“和”19次、“安”17次、“延”16次、“历”16次、“宽”15次、“德”15次、“保”15次、“承”14次、“仁”13次、“嘉”12次、“平”12次、“康”10次、“宝”10次。其中“永”字使用最多,而“宽永”(1624—1643)尤为著名,与这一时期发行的宽永通宝钱有关。宽永通宝方孔铜钱,正面铸有“宽永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宽永通宝始铸于日本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公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行,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至明治初期(明治元年为1868年)仍在使用,流通长达二百四十余年,是日本历史上铸期最长、铸量最大、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
日本带有“永”字的钱币,除宽永通宝外,比较有名的还有一种宝永通宝。宝永时期(1704—1710)的天皇是东山天皇、中御门天皇,江户幕府的将军是德川纲吉、德川家宣。宝永通宝于江户时代东山天皇宝永五年(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铸于京都七条,为当十铜钱。在我的藏品中,即有一枚宝永通宝方孔铜钱,正面铸有“宝永通宝”四字楷书,直读,背廓上铸有“永久世用”四字楷书,直读,“用”下凹圈内铸有小号“珍”字,此字位置可变,形制甚为奇异。宝永通宝体大缘阔,制作工整,但因行用不畅,遂铸一年而止。此钱在中国民间仍有流传,但数量远不如宽永通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