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国徽与财政玺
——说洋钱之二百零三
罗文华
本文作者收藏的1953年巴拉圭15分铝青铜币(正面)
本文作者收藏的1953年巴拉圭15分铝青铜币(背面)
南美洲中部有个内陆国家巴拉圭,它的国旗与众不同——正面与背面的图案不一样。巴拉圭国旗呈横长方形,自上而下由红、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正面中央为国徽,背面中央则是财政玺。
巴拉圭国徽呈圆形,圆面正中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称为“五月之星”,以纪念巴拉圭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于1811年5月14日获得独立。“五月之星”由象征胜利的棕榈枝和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环绕,绿枝下端由国旗三色带系扎。绿枝环外圆面上半部为西班牙文“巴拉圭共和国”字样。圆周由国旗三色圆环构成。财政玺亦为圆形,圆面中间图案有别于国徽,为一只金色雄狮,其背后立一根“自由之竿”,竿顶有一顶“自由之帽”。财政玺,即财政部印玺,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巴拉圭的另一种国徽。将财政玺与国徽对应地呈现在国旗两面,这在世界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巴拉圭独立前,曾经长期遭受西班牙专制王朝的殖民统治,因此,无论是国徽还是财政玺,都是巴拉圭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象征,就像巴拉圭国歌中所唱:“美洲人民在王权的压迫下,度过了悲惨的三百年,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说声‘够了’,坚决把王权推翻。我们缅怀着父辈英勇作战,他们名垂史册,光照人间。他们粉碎了威严的王权,编织成了胜利的花冠。巴拉圭人,为共和国献身;换来自由,凭勇敢精神。不容许再有奴隶和暴君,统治者是团结和平等……”
在巴拉圭目前流通纸币的正面,并排印有国徽和财政玺;而在巴拉圭硬币上,曾经有几十年大体采取轮班的办法,即前一版铸国徽,后一版便铸财政玺。我存有一枚巴拉圭1953年15分铝青铜币,周边呈波浪形,正面为雄狮与“自由之帽”图案的巴拉圭财政玺,并标有西班牙文“和平与正义”字样,另铸有国名和发行年份,背面为面值等。1953年后,巴拉圭放弃了在流通硬币上轮流铸制国徽和财政玺图案的惯例。最近见网上有人提议,可以把国徽和财政玺分别铸在巴拉圭硬币的两面。其实,在19世纪巴拉圭早期银制样币上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而且现在还能看到1889年发行的这种大银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