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未端午淘书记

(2015-06-23 20:21:46)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生活散文

乙未端午淘书记
罗文华


    端午前一天傍晚,儿子罗丹的手机响了,罗丹未接,告诉我是贾叔叔打来的,可能是找我的。贾叔叔者,古文化街老贾书屋老板、著名连环画收藏家贾世涛也。天津卫自古有一个好风俗,就是想送给朋友东西,却不直接找这个朋友,而是通过这个朋友的儿子送;即使当面将东西送给朋友,也要说是送给朋友儿子的。天津人就是这样谦虚、低调、讲礼数、讲面子。我用自己的手机给老贾打回去,老贾说,他这次真是找罗丹,明天让罗丹到老贾书屋选书,是老贾刚收的一批书。
    乙未年端午节,适逢周六,天气也好,古文化街自然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恰巧罗丹的好友今天结婚,罗丹一早就去帮忙,我只好自己逛古文化街。先到文化小城地摊,取走一枚2006年天津地铁一号线恢复运营试乘邀请券,罗丹收藏旧票证,这是我为他打电话预订的,网上早已售罄;在另一摊上取走一枚大韩光武九年(1905)一钱铜币,品相极佳,是我前几天在“钱币天堂”网上看到后,让店主预留的。随后走马观花,又选购了十几枚外国硬币,包括两枚1968年德国5马克纪念银币,一枚1990年苏联5卢布纪念铜镍币,提袋里叮叮当当的,颇有收获。
    临近中午,天津市连环画收藏协会会长、著名藏书家李鸿钧兄来电,说他在摊上买了一本旧书,是抗日根据地印的抗战木刻集,想让我给鉴定鉴定,在老贾书屋等我。我即到老贾书屋,看到鸿钧兄刚买的抗战木刻集,翻阅一遍,谈了自己的看法。鸿钧兄买书一向肯下本钱,这本书人家要价一万二,他花了六千元拿下。
    鸿钧兄走后,老贾让我看他新收的旧书,有好几百册,码放在一个玻璃柜里。老贾让我随便挑,说就算是他送给罗丹的。我翻腾了一通,发现这些书原先大多是本市一个文化单位工会的,从书后的借书登记卡看,借阅过的人不多,所以书品都还不错。我为罗丹挑了几本: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译注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鲍善淳著《怎样阅读古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陶君起(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授陶慕宁的父亲)著《京剧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杂技与魔术》编辑部编《魔术大观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我为自己挑了一本《红小兵报》社编《我们的班长李小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这本少儿小说集里有很多带有“三大革命”内容的插图。
    我还为自己挑了一本聂鑫森的中短篇小说集《太平洋乐队的最后一次演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出版,是这位作家的早期作品。我与聂鑫森先生交往二十年,联系密切,去年秋天我在湖南株洲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读书年会期间,特意到聂先生府上拜访,参观了他丰富的藏书。聂先生不仅在小说、散文、诗歌、文史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而且书画俱佳,多才多艺,在我眼中,他是真正的文化大家。这本《太平洋乐队的最后一次演奏》所收中短篇小说,有好几篇我都很喜欢,如《凌风阁》《藏画》《神医顾伯钧》《蓬荜居印人》等,写得既有书卷气,又有民俗味。近些年聂先生还在写这种类型的小说,我在《小说选刊》上读过几篇,耐人咀嚼,令人回味。从书后借书登记卡的签名看,这本书只有一位读者借阅过,她是天津一位著名女演员,我见过西哈努克亲王与她握手的照片。
    老贾不仅把这些好书送给我和儿子,还端来一杯他特制的冰镇酸梅汤,让我消热解渴。这个端午,伴着书香,过得充实,过得舒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