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和麻风币
——说洋钱之四十三
罗文华

本文作者收藏的1921年哥伦比亚2分铜镍币(正面)

本文作者收藏的1921年哥伦比亚2分铜镍币(背面)
麻风病,又称麻疯病、痳疯病、大麻风、癞病、疠风、汉生病、韩森氏病等,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可致肢端残废。这种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设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1987年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以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很快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可和响应,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相关活动,从而成为全球性节日。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为切断传染途径,有关国家采取设立麻风隔离区的办法。这些隔离区通常设在海岛上,几乎与世隔绝。为了隔离区货币流通需要,20世纪初,一些国家在麻风隔离区发行了特制麻风币(Leper
Coins),一般均有面值,类似代价币。发行过麻风币的国家,亚洲有菲律宾、日本,拉丁美洲有巴西、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等。从1901年至1928年,哥伦比亚在三个麻风隔离区中发行过九种硬币。在我的钱币藏品中,即有一枚哥伦比亚1921年2分铜镍币,由波哥大造币厂铸造,正面除国名和发行年份外,中间明显标有西班牙文LAZARETO,意为“麻风病院”,背面铸有面值等。20世纪50年代末,哥伦比亚各麻风隔离区关闭,病人被允许在银行把麻风币兑换成普通的流通货币。
随着医学的进步,20世纪中叶,人们找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麻风病的方案,对麻风病的传染性也有了新的认识,各国不再实行建造隔离措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各个麻风区逐渐关闭,各地区的麻风币也陆续停止流通。麻风病人用品的传染性极低,经历隔离时代侥幸留存下来的麻风硬币,经过彻底消毒后,已成为收藏家的珍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