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需要文化领军
罗文华
今年春节以来,“家风”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家风”是什么?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说人心要坦荡,要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他看不起;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用自己的经验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著名运动员姚明和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家风都是“诚信第一”……普通老百姓认为,“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虽然大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我给总结了一下,起码有三点是共同的:“家风”是向上、向善的,“家风”需要代代传承,“家风”影响“世风”。
在“家风”大讨论之前,2013年10月9日,我在《天津日报》发表《我们还需不需要“诗书继世”?》一文,其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诗书继世’的文化家族数不胜数,有的绵延达十几代、数百年。这些文化家族,有的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藏书,有的撰写了大量优美的诗文,呈现出大师相望、名家辈出、滂沛成气、云彩飞扬的盛景,留下了浩瀚而博大的精神财富。这些家族的成员,以自身的文化品位而自豪……”这既是阐明家族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更是强调文化在“家风”中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文化是家庭传承最重要的基因。有优秀的文化家风,才会有优秀的文化家庭,才会有优秀的文化家族,才会有优秀的文化民族。这样的民族,必然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引导时代潮流的民族、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
形成良好的文化家风,家庭或家族领军者的作用非常关键。2001年,我在《饮冰室主人的手足情》一文中指出,“家书”指家人之间的通信,而当时出版的《梁启超家书》一书却未收梁启超写给弟弟的信,令人遗憾,实际上梁启超不仅教育子女很有一套,使他们个个成才,而且还长期热心提携和帮助他的弟弟梁启勋、梁启雄,使他们成为各有所长的知名学者。梁启超出身寒微,自谓不过“中国极南之一岛民”,而能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文化大师,还帮助或培养弟弟和子女,使梁启勋、梁启雄、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梁思礼等成为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饮冰室众星捧月,新会梁氏成为文化名门,实在是中国家庭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当代,致力于弘扬家族文化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东新泰学者郭伟先生(笔名阿滢)。2009年,郭伟与两位族兄发起续修《新邑郭氏族谱》活动,得到了族人的积极响应。于是,他们开始了这项浩繁的工程。新泰郭氏在历史上曾经三修族谱,其中第三次修谱是1939年由郭伟的曾祖父主持的,此次郭伟主持的续修族谱是第四次。郭伟等人跑遍了新泰有郭姓人居住的村落,走访郭氏族人,搜集入谱资料,理清了家族发展的脉络,对于郭氏渊源、播迁分布、族谱编修、祠堂修建、行辈、人物事迹、家族文物、趣闻轶事、文学成就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前不久,郭伟先生将他经过三年多辛勤努力主编完成的六卷本《新邑郭氏族谱》及其副产品、他编著的《新泰郭氏文化》一书寄赠给我。通过阅读我得知,他们这次续修族谱,不仅对整个新泰郭氏家族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还使一些与家族失去联系的族人重新回到了郭氏大家族的怀抱,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每一位家族成员都为自己家族的繁荣昌盛感到荣耀。我认为,郭伟先生此举功德无量,他无疑是新时期新泰郭氏家族的文化领军者,于地方、于社会也产生了有益影响。
“家风”,由几代人的日积月累和文化沉淀而成。提出“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是在寻根——寻找中华文明的根脉,进而挖掘与重建历史智慧。从《颜氏家训》到《傅雷家书》,便贯串着我们民族的这种历史智慧。
2012年4月,郭伟先生及其两位族兄为续修族谱曾经行程八百里到天津搜集相关资料,我陪他们在古文化街寻访旧书。郭伟先生对我谈了他主持续修族谱的过程和体会,他说:“人生有两个需求,一是生存,二是快乐;同样,一个家族也有两个需求,一是传承,二是快乐。快乐,包括幸福、和谐、明知。”我与他有着相同的感受,“幸福、和谐、明知”,不正是对于“家风”的一条实实在在的注解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