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宝藏乾隆钱
罗文华

本文作者收藏的部分版式的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差不多是我们这代人接触最早的古钱。记得童年时,虽然处在“文革”时期,但各家各户还都有几枚外圆内方的老钱,多用来扎上鸡毛做毽子踢,或者拴上细绳用以插住门上收卷的竹帘。这些遗落于民间的传世老钱,自然大多是清代的铜钱,其中又以乾隆通宝为最多。
十几年前,我便非常钦佩乾隆皇帝及其文治武功,同时特别推崇乾隆时期的文物。我觉得那个时期制作的玉器、瓷器、珐琅器、漆器、竹木牙角器、文房用具、图书笺纸及织物等工艺品,无不精美绝伦,简直达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极致。那时我几乎每周四上午都要逛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大集,无意间总会在地摊上遇见几枚乾隆通宝,于是便想:乾隆官窑瓷器固然是好,但那不是咱想买就能买的;乾隆通宝虽是盛世名钱,但我们毕竟还能买得起。当时我暗自定下的长远目标是:集存一百枚乾隆通宝。但因为我一直不想专门收藏钱币,实际上对此事并未特别上心。十几年过去了,近日我抽闲检点寒斋所存钱币,竟发现乾隆通宝不仅达到了一百枚,而且超过了一千枚。
想来也不奇怪。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有余,是中国历史上年寿最高且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难能可贵的是,身处被后世誉为“康乾盛世”之中的乾隆帝,没有辜负其祖父和父亲的重托,在前辈不懈奋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努力施展自己的文韬武略,开拓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将中国的经济总量提升到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样高的经济水平,连后来最牛的美国都未曾达到过。执政时间如此之长,社会经济如此之盛,乾隆通宝的铸造量自然是个天数,也必然成为流传至今数量最多的古代年号钱。
从金融的角度看,清代实行的是白银与铜钱兼用的制度,以白银为本,以铜钱为辅,大额交易使用白银,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乾隆通宝铸造量大,流通量大,既是乾隆时期出现过通货膨胀的一种反映,也是这一时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商业服务业发达、民间贸易频繁、手工业兴盛的一个见证。
乾隆通宝绝大部分为小平钱,但版式很多,仅一个“隆”的右下部,就有正隆、生隆、缶隆、山隆、田隆等区别。钱文方面,京局及大部分地方钱局多用宋体,宝浙局多用楷书,宝陕、宝川两局则用隶书。钱背文字,绝大部分钱局沿用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分别铸有“源”、“泉”、“直”、“苏”等二十多个局名。漫长的乾隆统治时期,随着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各地钱局时减时增,铸钱的数量和配料也有变化。私铸情况一度比较严重,甚至各省官员也参与盗铸,加之乾隆后期清政府放宽了铸钱标准,导致制钱质量参差不齐。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家大业大固然风光,但也实在够麻烦的。
在全国各地钱局铸造的乾隆通宝中,新疆红钱特别值得一说。从乾隆朝开始,清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对当地用钱形制也做出了规定。新疆铜钱以紫铜(红铜)为原料,钱色红润,因而被称为“新疆红钱”。新疆红钱面文用汉文,背文多用维文和满文。叶尔羌局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开始铸造的乾隆通宝,是新疆最早的新红钱(相对于旧普尔红钱而言)。随后,新疆阿克苏局、乌什局、宝伊(伊犁)局等也分别铸造了乾隆通宝红钱。自乾隆打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到宣统,都铸行过年号红钱,其中不乏珍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成为海内外钱币收藏的一个热门专项。
我们说乾隆钱是“盛世宝藏”,除了其在社会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外,还因为当时确实铸造了一种名为“乾隆宝藏”的钱币。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拉萨设立宝藏局铸造银币。福康安将军呈进钱模,正面铸“乾隆通宝”四字,背面铸“宝藏”二字,俱用藏文。乾隆帝亲自审阅后,认为其不合“同文规制”,要求予以修改。次年,宝藏局遵照清廷户部颁布的乾隆帝钦定的钱式,铸成大样、中样、小样三种规格的银币,正面铸汉文“乾隆宝藏”四字,背面铸藏文“乾隆宝藏”,边郭注明年份,行用于西藏地区。虽然中国很早就有银钱,但在清代以前银钱仅仅作为赏赐、贮存之用,而非正式流通货币,“乾隆宝藏”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铸造的流通银币。如此说来,乾隆帝不仅为稳定西藏的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铸币史上也为自己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近几年,市场上热销一种“五帝钱”。据商家宣传,将这种“五帝钱”摆放或悬挂于客厅、车内,或用红线拴在手机、包包上随身携带,“有避邪、护身、旺财等功效”。“五帝钱”由清朝入关后的前五位皇帝发行的制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枚组成,商家解释说,因为这五位皇帝在位于清代较为兴旺的时期,所以“五帝钱”具有较大的“化煞作用”。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载体之一,由现代人组拼的“五帝钱”,也可以说是一项吉祥创意。近年市场上热销的另一种古钱组合是“钱到家”,它借用清代发行的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嘉庆通宝三种年号钱首字的谐音,各取一枚拼成一套,当做礼品赠送亲友,与“恭喜发财”同义。在“五帝钱”和“钱到家”所用的几种年号钱中,雍正通宝存世最少,顺治通宝和康熙通宝也相对少些,而嘉庆通宝和道光通宝虽然存世不少但不太值钱,唯独乾隆通宝是存世不少却又比较值钱的。
有人告诉我,乾隆通宝之所以得到现代人青睐,除了因为乾隆盛世的特殊魅力外,还因为“乾”字十分重要。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卦象为天,刚健中正,是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乾隆”,即寓意“天道昌隆”。或许正是出于这个缘故,乾隆通宝在当今的古玩市场颇为走红,有人买走几枚外观黄亮的,有人则不计外观,一气儿买走一百零八枚。我曾问他们买了是否有用处,他们有的说用于打卦,有的说用于镇宅。我也见过有人买走二百多枚乾隆通宝,请人编成宝剑,用以镇宅避邪。过去很多人建房时,根据风水理论的提示,将乾隆通宝埋在地基中,或置于房梁上,如今多住单元楼房,就在装修房屋时将乾隆通宝置于地板下,都是为了镇宅避邪。也有人认为,“乾隆”二字谐音“钱隆”,因而备受藏家喜爱。
这些年逛钱币摊时,常常遇到一些配购“五帝钱”或“钱到家”的年轻人,他们也许认为我有些眼光,喜欢让我帮他们挑选品相较好的乾隆通宝。这样算来,我过手的乾隆通宝总共也有数万枚了。每每看到这些铸造精美而且数量巨大的乾隆通宝,看到这些二百多年前曾经流通的老钱今天依然被百姓当做民俗饰品和文化符号,我就仿佛触觉到一种盛世的飞彩流韵。我深信,盛世确曾有过,而且并不遥远。

本文作者收藏的部分乾隆通宝,背面为一些钱局的满文名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