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的骑楼

(2013-01-07 11:59: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文史

天津的骑楼
罗文华

 

天津的骑楼

天津的骑楼
    天津仅存的近代骑楼建筑——解放北路原美丰洋行大楼。网上图片,下图拍摄早于上图,骑楼骑跨人行道的状态更为明显。

    近代以来,天津因建筑风格争奇斗妍、建筑作品丰富多彩,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的骑楼,是天津建筑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外建筑和南北建筑交流与融合的结晶,值得倍加珍视。
    骑楼,是近代城市流行的一种商住楼房建筑。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路面,一层所有门脸房内缩小半间,留出人行道,临街一面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贯通的半封闭走廊,走廊的顶部即是二层出挑部分的底部。因在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作为沿街建筑,骑楼有很多优点。从人性化角度看,半封闭的走廊可以挡避风雨侵袭和烈日照射。如果整座楼的门脸房都是商店,那么贯通的走廊便成为顾客的共享空间,为他们随心串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体现出商家与顾客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相互尊重的现代商业文明。从建筑艺术和建筑功能看,骑楼具有连廊连柱、立面统一、中西合璧、商住共存的独特风貌。
    1986年暑假,我上大学时在扬州实习后与几位同学赴江南旅游。从杭州乘火车到达上海站时,已是半夜,外面又下起了大雨,我们大都是初次到上海,只好寻着地图上的标志,先乘夜班电车到了人民广场,然后步行经过整条金陵东路,到这条路东头外滩的轮船售票处,预购到大连的船票。夜黑雨大,我们出门在外,感觉特别可怜无助。幸运的是,我们走过的金陵东路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路两侧几乎都是骑楼。虽然所有的商店夜间都已打烊,但我们穿行在这些廊柱相连的骑楼下,能够减免淋雨趟水,心里感到异样的温暖。通过这次雨夜旅行的亲身体验,骑楼建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于骑楼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般认为,近代骑楼建筑兴起于终年高温、雨季漫长的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其设计创意及廊柱、拱券等建筑元素,与欧洲殖民者有很大关系。进入20世纪,地处热带、亚热带的一些中国南方城市,如广州、东莞、汕头、海口、漳州、泉州、厦门、上海等,随着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和城市近代化不断推进,大规模兴建骑楼建筑,使其成为各自城市的时尚景观。其中,广州是骑楼建筑最为集中、骑楼风格最为典型的城市。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广州骑楼建设高潮迭起,推出不少精品。当代广东学者将“广式骑楼”列为“岭南文化十大名片”,并且认为当年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骑楼大都是当地广东人兴建的。如前文提到的金陵东路,就是上海别具一格的骑楼风貌街。它是上海法租界修筑的第一条道路,旧时市民习称其为“法大马路”。20世纪初经过统一规划,沿路两侧店面房屋大多建成骑楼式。上海开埠以后,便有大批广东籍商人移民到上海,久而久之,他们将广州骑楼的风格和功用也带到了上海。金陵东路一带是广东人聚市之地,这里成为骑楼一条街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津是中国北方骑楼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虽然天津骑楼建筑在数量和规模上不能与广州、上海相比,但天津骑楼建筑都是坐落于繁华路段的著名建筑,如和平路上的天祥商场、百货大楼,解放北路上的DD饭店、美丰洋行。这些骑楼建筑大都建于20世纪20年代,那个时期恰是各个国家、各个流派的优秀建筑师们在天津大显身手的建筑黄金时代,它们的设计者自然会在立足于建筑的实用功能的同时,吸收西方建筑和中国南方建筑的优长,将它们精心打造成中国北方大都市骑楼建筑的代表作品。这些骑楼建筑作为商业服务业用房,既能很好地应对津城夏季炎热多雨,又能有效地抵御津城冬季寒冷多风。
    目前,天津近代骑楼建筑仅存一座原美丰洋行大楼。美商美丰洋行总部设在华盛顿,1925年成立天津分公司,专营汽车业务。位于解放北路的这座三层大楼建于1926年,内部用于办公,兼有居住功能。大楼沿街立面一层为骑楼,二、三楼顶部出牛腿支撑,装饰以精美花饰,三楼设置阳台,装有宝瓶、铁艺两种栏杆,具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这座大楼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这座八十多岁的老楼,保存着天津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它的身上,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城市生态的多样性,确实应该好好保护。
    近年的一些房地产报道和广告,将新建楼房为底商设置的半封闭门廊也称为“骑楼”,其实是不准确的。骑楼应该是建筑骑跨人行道,即楼房立面与街道路面紧密相连,人们雨天不用打伞就可以直接跨上汽车;而那些新建楼房与路面之间还有宽阔的露天人行道、绿化带或停车位,进门廊还要登上几级台阶,根本没有骑楼的功能,所以它们最多也只能称为“仿骑楼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