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存美国州币
罗文华

上世纪70年代,《参考消息》连载了系列文章《美国五十州》,每次介绍一个州,包括它的地理位置、历史名胜、物产矿藏、风土人情等。我当时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每天必看《参考消息》,在尚未开放的中国里总想多了解些外面的世界,一下子被这组文章吸引住了,就逐篇剪下,贴在一个本子里,同时也清楚地记住了美国每个州的名称和概况。
从1999年开始,美国以各州加入联邦时间先后为序,连续10年以每年5枚(代表5个州)的速度发行面值为25美分的50州流通纪念币,这是美国也是全世界历时最长、数量最大的流通纪念币发行计划。这套硬币的正面皆为乔治·华盛顿肖像,背面则分别铸有各州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建筑、风景、地图轮廓、历史故事或科技成就的画面。我觉得此事很有意义,印度、德国等联邦制国家历史上都发行过邦币或州币,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在当代成功地发行了代表各地区的硬币,美国的硬币产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币种却显得单调,理应推出内容丰富的系列流通纪念币,而50州确实是一个天然且适宜的题材。
2006年,我上高中的儿子到美国作短期游学和旅行,他知道我的爱好,便有意兑换和搜集当时已经发行的各州流通纪念币,带回来十几种。很多长期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告诉我,即使在美国,靠购物和兑换把这套硬币凑齐,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到2008年,美国50州流通纪念币终于全部推出。2009年看到中文版图书《硬币上的美国五十州》后,将50州币集齐的欲望在我心里愈发强烈起来。不久,看到网上有售全套美国50州加6特区流通纪念币的,从三百多元人民币到五百多元人民币不等。我想,既然喜欢,又不太贵,干脆买一整套算了。儿子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家里已经集存了一定数量的美国州币,如果再买来全套,那么以前的收藏努力就等于半途而废了。我想也对,收藏的乐趣在于过程,来得快了反而不会珍惜。
儿子给我打印了一份美国50州列表,让我随身携带,每搜集到一枚就在表格相应位置画个记号。在逛古文化街文化小城旧书市场的时候,我物色了一位专门收藏和经营外国钱币的币友,将此事托付于他。他做事非常实诚,两周之内就为我找来了十几种,而且价格都较低,看得出是真心帮我。
配齐尚缺的十几种州币,我有三条路可选。一是询问朋友们手里有没有。但我觉得不妥,就怕我问一枚,朋友就送我一套。二是网配。我又怕品相没有保证。以费城铸币厂铸造的1999年康涅狄格州25分币为例,在PCGS(美国专业钱币分级服务公司)提供的市场参考价中,品相69级的市价是6500美元,而低于60级的就基本按照面值了。三是店配。我逛遍全市邮币市场,看中一家实力较强的邮币店,每种州币店家都可以拿出四五枚来让我挑选品相,以接近满意度。当然,这家店商品的价格也普遍较高,尤其是最早发行的那几枚州币,售价竟相当于面值的10倍。这也可以理解,系列藏品中往往会出现类似麻将牌里的“会儿”,比较稀缺,价格自然会高些。于是,我就在这家店配齐了所有的美国州币和特区币。
灯下,翻阅着定位册里一枚枚排列整齐、图案各异的美国硬币,欣赏着币面上康涅狄格州的橡树、密西西比州的木兰、内华达州的奔马、北达科他州的野牛……回忆起多年的集币经历,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满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