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明偷暗盗

(2012-04-18 20:59:47)
分类: 生活散文

遭遇明偷暗盗

罗文华

 

    2002年4月,北京蓝天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一本文物艺术品市场研究专著,名叫《字画好看好赚钱》。初版印了12000册,2003年3月又加印了5000册。这本书出版时,适逢天津图书大厦开业,经营者专门在一楼为它设置了一个展示架,摆上数十本,陈列了好几个月。香港中华书局门市部也很重视,为它打出了繁体字广告。时至今日,虽然这本书已经出版两年半了,但《收藏》、《收藏界》、《中国收藏》等几家著名的收藏类杂志的图书广告专栏仍在宣传它,数十家网上书店还是把它当做热门图书来推销。蓝天出版社正在进行发行该书海外版的谈判。我也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有的远自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华人华侨。所有迹象都表明,它是一本畅销书。
    说它是一本畅销书,还因为不仅有很多知其名的和不知其名的朋友在做正面的推销和宣传,而且有另外一些目前尚不知其名的“朋友”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帮忙”,他们造成的社会影响同样能起到推销和宣传的作用。这些“朋友”的技法,一是明偷,一是暗盗。
    先说暗盗。2003年7月17日,浙江杭州《钱江晚报》发表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谁在拿图书开刀 》,报道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进来看书的人多了,被破坏的图书也越来越多。其中提到:“一本名为《字画好看好赚钱》的图书被人挖空撕页,已是面目全非。”见到这个消息,我除了知道自己写的书已经到了个别读者喜欢得不惜冒着风险割盗的地步外,也着实想批评这位“朋友”一通:您写封信或打个电话或发个电子邮件来,我给您寄去一本就是了,何必出此下策?!去年,山东济南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寄钱来,要买这本书,并让我签上名。我前脚把书寄去,我太太后脚就把钱给退回去了。
    再说明偷。虽然是明偷,但同样抓不着。上周四上午,我逛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大集,在一个专卖古玩书的地摊前,偶然发现一本《怎样收藏字画》。我对这类书很感兴趣,拿起来一看,作者竟是“罗文华”,出版者是“蓝天出版社”。我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著作《字画好看好赚钱》被盗版了。我决定买一本回去“研究研究”。摊主虽然不清楚我是谁,但知道我总逛沈阳道,还对我挺“照顾”,主动告诉我这本《怎样收藏字画》是盗版书,定价32元,他只要我15元。我自认“便宜”,买了一本,已无心再转琳琅满目的各种古玩摊,钻过熙熙攘攘的觅宝人群,专找书摊看。果然,其他几个书摊也都赫然摆着这本盗版书,而且还真有人买走。
    回到家里,十分感慨:以前每次逛沈阳道回来,都是研究买来古玩的真伪;而这回呢,却要研究自己著作版本的真伪。伪书《怎样收藏字画》出版日期标为“2004年10月”,印数标为“5000”册。真书《字画好看好赚钱》为大32开本,封面为绿地,配有清代李鱓《城南春色图》;伪书《怎样收藏字画》为小32开本,封面为红地,配有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的真赝对比。在内容上,伪书基本照录真书,但错字较多,图片也模糊。此外,伪书还“穿靴戴帽”,前面加了几页真赝对比的彩色字画——自己印假书却告诉别人怎样认假画,真够“黑色幽默”了;后面则加了二十多篇文章,是从著名收藏家章用秀先生的著作里摘录过来的,而且内容“扩大”到古籍、佛像、瓷器、家具等,错字更多,如“钱钟书”成了“钱锤书”、“张大千”成了“张大干”、“赵之谦”成了“赵之廉”、“梁崎”成了“染崎”,令人哭笑不得。这种典型的“移花接木”,不仅侵犯了我的著作权,而且侵犯了章用秀先生的著作权和名誉权。
    有人曾形象地把盗版比喻为出版界的牛皮癣,是难以治愈的顽症。比起这种明目张胆的盗版行径,在书店里挖空撕页只能算是小偷小摸了。小偷小摸者尚存恐惧心理,而大肆盗版者会不会还在大摇大摆呢?有朋友劝慰我说:盗版书仍然印上你的名字,说明你在这个领域还有被利用的价值。然而,我端详着盗版书上印着的我的名字,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不相识,只能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已刊于2004年11月28日《天津日报·满庭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买盗版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