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好月圆

(2011-09-07 01:25:3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随笔

花好月圆
罗文华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此之时,全中国的百姓,全世界的华人,看到的是同一轮圆月,感受的是同一份心境,恰如宋人晁端礼《行香子》词中所吟咏的——“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那年,也在中秋,文人李渔到扬州桃花庵游玩,寺中方丈诚邀他同赏月景。三五之夜,明月圆盈,银辉满寺。二人边走边谈,缓步登上绎经台。但见清光万丈,静寂无声,唯有风拂月波,掀动衣袂。二人不觉渐入佳境,兴致勃勃地作起对子来。方丈吟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曰:“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这副流传千古的佳对,表述的是人类对特定意象所产生的共同体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每年都要有规律性地过节、过年,说明人们需要这样的共同体悟。
    中秋时节,花好月圆。月圆之月,独一无二,举世无双;而花好之花,则因地域、气候、文化和风俗的差异而呈现着丰富多样性。由此联想到中国各个城市的市花,它们各有各的特色,但如果将这些市花串起来看,却正是表现中国文化丰富多样性的一份难得的清单。
    以天津的市花为例,月季在天津栽培历史悠久,天津是月季的重要产区;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1984年根据市民评选结果,市园林局、园林学会推荐,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将月季定为天津市市花;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天津还举办了几届很有声势“月季花节”。月季成为天津的市花,自然是有充分理由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月季在天津是一枝独秀。在天津这样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浓郁生活时尚氛围的大都市,能与月季媲美的花卉还有很多种,如菊花,每到秋季,天津的公园常常举办大型菊展,前往观赏的市民络绎不绝;如荷花,天津湖泊池塘遍布,荷莲广植,处处见景;如兰花,天津拥有很多养兰的名家高手;如玫瑰,天津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首选花卉就是玫瑰,其市场消费量不输于任何城市。今年春天我写了一篇关于蔷薇的小文,刚贴在博客上,就有好几位热心的博友告诉我在天津什么什么地方种植着蔷薇,非常好看,让我去观赏。我自己也留心寻访,发现盛开的蔷薇足以称得上是我们城市一大迷人的景观。此外,像牡丹、海棠、茉莉、丁香、石榴、桃花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天津城市的美丽天使。
    日前在报上看到天津文史专家侯福志先生写的《芍药曾被选为天津“市花”》一文,极感兴趣。据该文介绍,1928年11月20日,《北洋画报》向读者公开征选天津市“市花”。1929年1月5日,《北洋画报》刊出《市花答案揭晓》:“前本报征求关于天津市花答案,蒙阅者纷纷投函,年前已接有百数十件,唯以选举芍药者为最多。芍药前有王小隐君倡之于先,复经众意公选于后,故本报即假定芍药为天津市市花。”关于芍药与天津的关系,此前我只知道两点:其一,芍药是扬州的市花,而在历史上扬州与天津的联系十分密切;其二,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宝级文物清乾隆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瓶上所绘芍药异常华美。我猜想,上世纪20年代将芍药选为天津“市花”,一定与上世纪80年代将月季定为天津市花一样,都是采取了天津市民心气的最大公约数,或者说是天津城市精神的最大公约数。
    因此,我尤为欣赏《北洋画报》为市花规定的五个条件:“一是易于培植,二是普通易见,三是为人喜爱,四是符合本地人的性格,五是富有意义。”其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注重自然标准和物质层面,而且注重人文标准和精神层面。而法国艺术家德拉克洛瓦在1857年发表的《美的多样性》一文中说,“风尚的影响比气候的影响更大”,我觉得,很多城市确定的市花,如牡丹之于洛阳、梅花之于南京、木棉之于广州等,都印证了这种影响。
    如此解读一过,“花好月圆”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中秋佳节祝福语,它的寓意显得丰富而深刻,既包含着世人祈愿的共同性,同时也包含着世人审美的多样性。繁花伴一月,一月照繁花,这共同性与多样性交融于此时此刻,也算是“和而不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