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津老车票

标签:
杂谈 |
分类: 津沽藏家 |
罗思福:小车票见证大发展
罗文华
日常出行,罗思福喜欢乘坐公交车。目前,在市内无人售票线路公交车的投币箱上方,都设有车票夹,上面夹着印有乘坐该线路车的定额票价。在有人售票时代,天津公共汽车车身较长,乘客按站收费,所以售票员会撕给每位乘客一张车票,一是作为乘车票据,二是作为报销凭证。现在,没有了售票员,大多数线路实行单一票制,车票也就只是报销凭证了。罗思福发现,不是所有的公交车都使用“无人售票线路·乘车报销凭证”的新款定额票,很多公交车使用的是加盖改值章的老车票,也就是十几年前在天津公交车上使用的“天津公交专用客票·报销凭证”,这种车票左侧是带阿拉伯数字的表格,有30格的,有24格的,右侧有总面额,在其上加盖一个“改为1.5元”字样的红色印章标记。有人售票时代,罗思福年龄还小,家里只存有少数几张父母当初乘坐公交车留下的票证,这种车票设计简洁、明快,并且根据总面额的不同,车票的主色也会有差别,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对收藏产生兴趣后,罗思福每次乘车时都会撕下一张车票,集存起来。他还发现,根据不同线路和不同车次,改值票也有不同款式。几个月下来,他便搜集了七八种改值票,由此更激发起了他收集天津公交车票的兴趣。周四和周末,他特别喜欢逛沈阳道、古玩城、鼓楼等销售老票证的摊铺;平日,他经常在网上与经营天津收藏品的网店沟通,淘到了不少从天津解放初期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车票,包括有轨电车票、无轨电车票和普通公共汽车票。同时,他查阅了所能查到的关于天津公交的历史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收获良多。
总结自己的收藏实践,罗思福认为,天津公交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天津是中国城市公交的发源地。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城市公交企业。1906年,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这也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到20世纪40年代,天津的有轨电车共建成七条线路,成为老城、东站、劝业场等繁华地带的重要交通工具,形成了电车系统网络,方便了市民出行观光,促进了城市的繁荣。1949年公共交通被人民政府接管,天津公交在新曙光的照耀下更加蓬勃发展。
一张张老旧的有轨电车票,见证了有轨电车的发展和繁荣。罗思福在网店上淘到了一张十分珍贵的天津有轨电车票,上面印有“天津市电车公司电车票”的繁体字样,印刷清晰且保存完整。1949年9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用局电车管理处更名为“天津市电车公司”,这张车票就是天津解放初期使用的。车票上大部分面幅印着当时有轨电车的行车线路图,几个主要站点——北站、老城四角、百货公司、劝业场、老西开、东站等,十分突出;在老城四围的方框中,写着当时的票价300元。至1955年年初,大面额人民币收回,因此,这张车票的印刷时间最迟不过20世纪50年代中期。罗思福说,这种车票的收藏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年代久远,存世较少,还在于无论是对当时乘坐有轨电车的人还是现在收藏车票的人来说,都能清楚地了解当年电车运营的主要车站名称和线路图,对研究和考证公交历史很有帮助。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国石油实现自给自足,城市扩大,交通发展,车辆增多,天津对公交发展制定了“淘汰有轨、支持无轨、大力发展公共汽车”的战略,有轨电车逐渐萎缩。1950年,我国第一辆国产无轨电车在天津研制成功;翌年,天津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与有轨电车相比,无轨电车更具优势,它可以绕过道路上的障碍物而弹性较好,并且只需电线而无需铺设轨道。但比之于普通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在灵活性上又显劣势,只是作为有轨电车的替代物在市内某些线路上使用,可能也与当时“电比油贵”的形势有一定的关系。
罗思福说,他所收藏的两种无轨电车车票“天津电车公司无轨车票”、“天津无轨电车客票”,在样式上与普通的公交老客票基本相同,右边是数字表格,左面印有总面额,唯一的差别在无轨电车车票上印有无轨电车的图案。另外,因为无轨电车线路本身相比普通公交线路数量要少,运营范围小,所以在收藏市场上无轨车票的价格会高于同时期的普通公交客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当时都喜欢乘坐无轨电车,他们觉得,无轨电车头戴两条长电辫,外加当时流行的“手风琴”(即铰链式客车),好像一所流动的大房子,很有趣味。那时建起的无轨电车中心站(93路终点站),一直到现在都是天津市内公交的大型枢纽。随着中环线拓宽施工和天津站改造的完成,到1995年,电车全部被普通客车替代,无轨电车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为了减少公交行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天津在1995年前后逐步将公交车售票方式改为无人售票,加上单一票价制,带小表格的车票也就成为历史。这种老公交客票,也是罗思福收藏的版本及面值最多的系列之一。至于为什么直到现在很多公交车还在使用老客票,其说法不一,罗思福认为可能是当初实行无人售票时有些匆忙,而已经印好的相当数量的带表格的客票还没有被利用,于是本着节约的原则一直用到了今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无人售票,撕取车票的乘客也越来越少了,真正拿车票去报销的人微乎其微,上车刷卡的人数已经占到乘客总数的七八成,造成老客票仍未用罄。
天津公交一直被天津市民所喜爱,像“葵花灯下好一路”、“海河岸边好八路”的美誉一直传诵到今天。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天津公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十年,天津公交车的线路运营总长度、车辆的档次、公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始终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中国公交发展史上,天津占据了许多个第一。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又开通了具有高科技含量、代表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胶轮导向有轨电车。如今的人们,正享受着方便快捷的出行,正感受着公交大发展的辉煌成果。
罗思福说他会继续收集公交车票,关注天津公交事业。通过收集车票,了解与展示天津公交的不平凡历史。
小车票见证大发展,它不仅仅是一次乘车的证明,更是天津公交事业不断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是天津城市面貌日益改观的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