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网红脸“林徽因”火了,我负责任地告诉你:那是假的

标签:
林徽因中国古建筑建筑师古建筑文化 |
分类: 美的历程 |
最近,因为一张所谓AI修复的塑料网红脸图片,林徽因先生突然上了热搜。
与此同时,梁思成先生的继室上了档节目,她被描述成“不是一个好太太”。随后,所谓的风流情史、绿茶心机的无聊八卦重新发酵,让这两天关于林徽因的话题热度高烧不退。
网络上关于林先生的抹黑文章很多,新近为林先生澄清的好文章也有一些(文末推荐一篇),本没必要再添堵了。
但,作为一个七年级中国古建筑爱好者,我想还是有必要用看图说话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建筑师林徽因。
这是吃瓜群众认识的林徽因;
这是古建筑爱好者认识的建筑师林徽因:
这是她的毕业照。她读大学那会,建筑学似乎还不是女生能读的。于是,她只能选择读艺术,然后选修读完建筑系所有的课。
上世纪30年代初,学成归国不久,参与天坛的的修复工作。据说,她曾特别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
她是弱女子,但在古建筑面前她就是女汉子。
那时的古建筑田野考察可不是轻松的旅行。路,烂到超乎想象;车,却不带避震。
很多时候骡车就是他们的专车,梁先生曾这样记载他们考察云冈的情况:
我的头几次探访尚在此前的骡车年代里。接近云冈的时候,艰涩的车行不得不颠簸在一里又一里犬牙交错的倾斜石面上。这种经历终生难忘。
他们考察过的古迹,有很多保留到了今天,也有很多没能留下。据说,这尊铁佛在抗战的时候,化作了打鬼子的炮弹。
动,能上梁;静,可绘图。
日本学者说中国没有唐代建筑了,中国人要看唐代建筑得去日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他们骑了几天毛驴,发现了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佛光寺东大殿。
靠着林徽因一双远视眼,最终确认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这是她和佛殿捐献者宁公遇的合影。
后来,梁思成在文章中感叹:
佛殿是由一位妇女捐献的!而我们这个年轻建筑师,一位妇女,却是第一个发现这座中国最难得古庙的捐献者也曾是一位妇女,这似乎未必是巧合吧。
中国人的第一本《中国建筑史》虽然署名只有梁思成,但林徽因实际上贡献了不少章节。抗战期间,身患严重肺病的她,放弃去美国治疗的机会,坚持在李庄协助梁思成查阅史料、撰写和校正书稿。
有一天,儿子梁从诫问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怎么办?”
她平静地对儿子说:“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林徽因在病榻上和她的子女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她生前参与设计的最后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国徽。
丈夫梁思成特意在她墓碑的最前面刻上三个字:建筑师。
网红脸、绿茶婊、甚至好嫁风,这些词出现在一代中国建筑大家身后,确实让我很不爽。
不过,反过来想,每一次出现争论,或许都可以让更多人更了解真相。除非某些人低能到只愿意选择相信八卦。
推荐阅读:
·林徽因被黑简史——by 单向街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