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认识@花城网文史 已久,而@花城网文史 组织的导赏活动也多次想参加,只是阴错阳差间一直拖到昨日才有机会参加、学习。
导赏活动之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各种茶楼、药行、丝绸行等行业、商铺的旧址,从中依稀可以从中领略到一些广州商业传统的源流和传承。
茶楼
“十三鱼”随“鱼缸”逝,陶陶居莲香依旧。
西如茶楼旧址
广式传统的饮茶、点心等饮食文化依旧传承着,行业亦然。除了传统老字号,各式“后生”茶楼也不断涌现。近年在香港企业的商业运营影响下,更是将这些“粤滋味”“粤美味”推向全国。
中医街
中医街,今何在?如果冇参加这期导赏,真系完全不知道民国的和平西路竟汇聚了78家中医馆,是名符其实的中医街。
如今“中医街”上虽不见了中医的踪影,但因中医街而兴盛的清平路中药材批发市场至今依然兴旺。
丝绸行
曾经高大上的丝绸行,留下了高大上的建筑,如今这些高大上的商铺已不经营高大上的丝绸,变为经营布行,但某种程度上依旧可以讲是纺织业的传承。
民国丝绸大行,商铺号竟忘了。

现在的光复南是各”色“布料商行。
药行
一条桨栏路,竟曾汇聚李众胜堂、马百良、天良等民国大药企,更不为人知的是曾经存在着黄中璜、宝芝堂等超过300年历史的超级老字号。
如今,桨栏路的许多药企在广州都被变成“一家人”,但,他们在香港依旧坚守着。
主讲叶sir晒出私家珍藏——民国时期保济丸说明书,引得一众团友即场请咗位model狂拍。
十八甫
原来百货不止沿江路,十八铺也是当年的shopping好去处,著名李占记、卖电器的华美行、粤通、百货公司真光等。
印象最深还是真光公司的“不二价”,让我想起胡雪岩杭州所创办的药房胡庆余堂,也是标榜”真不二价“。
The
End
感谢主讲叶sir,在大热三伏天时为我们讲足6粒钟!辛苦晒!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使用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更多旅行、摄影、广州、博物馆或中国古建筑的话题,也欢迎在微博@風清航i 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