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2015-06-04 06:45:19)
标签:

万佛殿

镇国寺

平遥

中国古建筑

彩塑

分类: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私家档案·四

鎮國寺萬佛殿
  
五代遗珍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年代:五代  北汉  公元963年;
       方位:山西  平遥县 郝洞村
              亮点:仅存的几座有确切纪年的五代木构之一、除莫高窟外全国仅存的11尊五代彩塑、唐风犹存大木构、世界文化遗产。



简介

镇国寺万佛殿,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单檐歇山顶。万佛殿是中国仅存的几座五代时期的木构之一依旧保留着浓厚的唐风殿内还保存有11五代彩塑,是除敦煌外国内寺观仅存的五代彩塑1997年与作为平遥古城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幸再得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的评点,现在将他的观点再增补到博文之中,下文“【】”中的文字为他的观点。(2015年6月4日)



唐风犹存

万佛寺自五代北汉建成后,在金代、明代、清代都有修缮,在墙、门窗、彩画等多处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印记,但其大木架构依旧是五代时期的原物,具有浓郁的唐风


舒展平缓的屋顶

万佛殿的屋顶舒展平缓,坡度、四角的起翘与唐后期的佛光寺东大殿颇为相似。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图片拍摄于万佛殿的背面。



壮硕的斗拱
      万佛殿用材相当于营造法式中的四等材,符合3开间小殿的规制,但其总高达到1.74米,斗拱柱高比超过2:3,这个比例甚至较佛光寺更大!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万佛殿的柱头斗拱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下昂、耍头皆作批竹形,承袭唐代简洁有力的风格;出檐达到2.94米,也是古建筑中的佼佼者。




补间仅1铺作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正如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万佛殿补间也仅用斗拱1铺作。由于栱眼壁的遮挡,同样不知与重楣连接的是直枓,还是人字栱,抑或是驼峰。


补间斗拱底下是斗子蜀柱,不是驼峰也不是人字拱。国内现存古建实例中已没有人字拱遗存,日本好像也只有法隆寺的寻杖勾栏上还有小木作人字拱遗存。补间铺作体量小于柱头铺作、从底层柱头枋开始出跳——标准的唐代做法(辽代还在沿用)。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补间铺作另一个特点是,令拱只挑到外檐罗汉枋,这也是唐代手法。五代、辽以后补间铺作坐阑额(普拍枋)、体量与柱头铺作相当、令拱也挑到撩檐枋。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人字形栱示意图。图片拍摄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敦煌特展:盛唐  观无量寿经变图(临摹) 局部  45窟。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直枓示意图。图片拍摄于参考东大殿设计的香港志莲净苑 大雄殿。详情也可以看看小弟的相关博文:香港【志莲净苑 】,仿唐建筑典范


没有普柏枋

根据现存的唐代建筑、壁画,大概可以确定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建筑尚未出现普柏枋这个构件。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普柏枋是上承枦斗,下接阑额的构件,出现在辽、宋时期,在宋元期间,其形象是横置于柱头上,一片长长薄薄的枋,与阑额组成“T”字形。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图片中蓝圈所示为普柏枋,拍摄于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可以算是现存最早的普柏枋之一。


重楣

根据现存的唐代壁画,唐代建筑经常使用重楣。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万佛殿的南、北面都用了重楣,图为南面。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敦煌壁画上的重楣。图片拍摄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敦煌特展:盛唐  观无量寿经变图(临摹) 局部 45窟。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南禅寺重楣。



其他细节

鸱尾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猜测可能为金代作品。鸱尾的龙形象,以金代最为腾挪扭动,活灵活现。


脊兽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瓦片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滴水(瓦当之间,最外檐的瓦片)仍是唐宋的特征,某些椽子上还有彩画的残迹。

瓦作确实是唐宋做法,瓦当垂直于地面(宋以后做成斜面),滴水瓦为重唇板瓦(宋以后出现了三角形滴水瓦)。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经典唐式滴水,图片拍摄于顶级仿唐建筑——志莲净苑。

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元明清后世滴水有垂下的半叶菱花状。图片拍摄于宋元时期的泉州文庙。



五代彩塑

       “除了敦煌莫高窟尚存五代彩塑24尊,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彩塑便是全国寺庙中唯一保存的五代作品了。”——柴泽俊先生《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

       万佛殿内,佛像布局与唐代南禅寺相似,都是采用唐代常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菩萨、二天王的基本佛坛布置。

       由于室内较暗,当时没有拍摄。推荐点击下面的博文观看,这位先行者【冬雨1984】留下佛像的详细记录:木构寿者——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当然,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胁侍菩萨的造型,S形的流畅造型、修长协调的整体比例、面容平和而带有菩萨的超脱。



=========================================================

推荐文章:
      论文《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大木结构测量数据解读》 刘畅、刘梦莹、王雪莹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书籍: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先生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先生
《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论》——柴泽俊先生
《中国文物小丛书——佛光寺》——柴泽俊先生
《识别中国古建筑》——李金龙先生
《中国古代建筑》——贾洪波先生





个人相关博文:








连环画の进化。九色鹿、洛神赋、创世纪、苏乞儿……

      关于中国古建筑,作为爱好者,并非专家,文中难免有不正确、不严谨之处,欢迎古建筑高手、达人指正。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使用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更多旅行、摄影、广州、博物馆或中国古建筑的话题,也欢迎在微博@風清航i 交流。小殿巨栱,五代遗珍,唐风犹存【镇国寺万佛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