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广州市内珠江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建成开通。2013年,海珠大修后重新开通,它为广州人民服务的时间已经达到80年。从去年底重新开通,到上周末,自己去了海珠桥两次,尝试在这座对广州意义重大的大桥,拍摄一些广州的人文。

周末的海珠桥,车少人少。下午4点太阳光的方向,正好把海珠桥的架构很好的展现出来,就差一位”点睛“的人。回头看着桥南的方向,等了好一阵子,终于看到这位穿民国蓝的叔叔缓缓的走上来。马上回头调整好构图,等着叔叔走入画面之中。
民国蓝,既和当日的天气和桥油漆的颜色颇为搭配,也和桥建造的历史时期——民国国旗的颜色呼应。
看广州老照片,当年每日过桥的单车之壮观让我印象深刻。而如今,两岸已有便捷的公共交通,骑车的人少了,当年骑着车过桥的人也老了,只能推着上桥。
在桥北也记录了一张。大桥维修前,屡屡发生的跳桥show,让市政府不得不在桥的四个角都设起保安亭/伞严防死守。

”走鬼档“。传统上,以自己从小的体会,感觉广州人对”走鬼“档的包容性是颇高的,可是近年,走鬼和城管、市民、持证摊档的关系似乎都变得紧张起来。
不过,在周末的海珠桥,过客与”走鬼“还是很和谐。橡皮绳在阳光之下颜色非常好看,不过比较小众,店主也闲得在对面淡定的晒着太阳,这边厢卖菠萝的却人气颇旺。
今年第二次走过这里,不知道要拍什么新题材,就选择拍一下桥的架构。除了前景,如何将视线引导想图片的深处?一辆不同颜色的车或许是不错的选择。选择红色的公交车,既最容易抓住眼球,也比私家车更能说明这座桥为民服务的本质。
相关文章: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转载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更多广州、旅行、摄影、博物馆或中国古建筑的话题,也欢迎在微博@風清航i 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