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vernote 超效率数字笔记术》:再次升级自己的生活管理

(2014-01-23 19:12:12)
标签:

读书

分类: 讀千卷書
  新年完成的第一本书,用9天,读完、实践、并做了笔记和思维导图。
  关注@萧秋水 @秋叶 两位专业主意的践行者已有两年多,一直从他们推荐的书中获益良多。使用@印象笔记 有一年多,在12月看了@秋叶 关于evernote 笔记术的微博,于是买了这本书。读过后,才知道自己一直不得其法。尤其是笔记命名、分类、标签的方法,流动的理念及中枢控管笔记,启发极大。
  首先,是几个醍醐灌顶一般的启发。
  1. 流动的理念。笔记 是要作为有行动力的第二大脑,根据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项目,不断调整笔记的位置、分类、标签等等,让自己一打开印象笔记,就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完成的时限。
  2.笔记本(组)、分类、标签的命名方法。区分行动与非行动的笔记本组或者分类;为笔记本(组)加入编号,让分类的排位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效率;利用标签标记出工作完成的时限、行动的等级。(个人心得:对于行动笔记本组,笔记本的命名可以用动词来开头,而项目笔记本组内的笔记本,则用名词,并且尽量具体化。而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电脑文件夹的管理、博客、微博的分类等等。)
  3.中枢核心控管笔记。作为大纲,控管整个项目。让所有资料都一目了然,而且更加容易搜寻。
  4.发挥强大的搜索功能。不要依靠分类记住笔记的位置,而是用更符合人脑思维模式的关键词搜索,更高速的从庞大的笔记内容,找出所需的笔记。
  5.封存笔记本组。将已完成的工作、项目封存,让当前行动的笔记本组看上去更清爽。

通过以上的新理念,结合手机自带的提醒事项功能《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中“重要与紧急”的四维分类;李开复先生提到以15分钟为单位,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利用;《番茄工作法》中的To Do List及番茄钟等学过的方法。可以更加提高自己在时间利用、工作或项目执行的整体观和行动力。
  例如,利用To Do List计划每天工作安排。利用番茄钟,让自己在大段的时间集中精神而又能注意适当休息;手机自带的提醒事项功能,记录琐碎的、突然加入的计划外事项,并设定提醒完成的时间;以15分钟为单位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利用,作为时间管理初学者,更好地监测自己的时间分配和督促自己利用好时间;“重要与紧急”的4个维度,作为印象笔记中,笔记本标签的使用;利用印象笔记,整体控管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并信任它,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等等生活中的一切存储在这个第二大脑之中。
  
以下是本书的思维导图:

大纲
怎样高效记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网站转载需征得本人同意。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